机龄过老的AT-3飞行棺材 飞行员失事殉职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空军飞行表演队“雷虎”小组一架AT-3教练机10月21日进行飞行训练时,不慎与僚机发生擦撞后失事坠毁,其中一名飞行员因跳伞时伞未能及时打开,导致伤重不治殉职。
“黑色的一天”
台 空军司令部表示,空军两架隶属空军官校单座AT-3教练机,21日上午“雷虎”小组在进行特技训练时,因编队距离过近,发生机体擦撞,其中4号机机头右侧 轻微损伤,勉强飞回基地,但由台空军中校庄倍源驾驶的6号机,奋力避开人烟稠密区后,在无法操纵状态下,弃机跳伞,却因高度不足,连人带机在高雄一处农田 坠毁,未造成附近人员伤亡。37岁的庄倍源受重伤,送医后不治身亡。
“雷 虎”特技小组于1953年成立,是台湾仿效美国“雷鸟”小组的特技飞行单位,其成员主要是台空军具有较高飞行技术的教官级战斗机飞行员。“雷虎”小组多次 在重要庆典场合公开表演,人气很高。根据冈山空军官校在记者会上的说明,这次飞行是为了嘉义市全运会进行训练,坠机时正在进行“三机尾随滚”演练。对此, “立法委员”邱志伟在接受台《自由时报》采访时表示,“雷虎”小组参加表演无可厚非,但空军建军目的是守护家园,若频繁演出恐影响战备演训,且飞行员培训 不易,此次殉职的飞行员更属教官级人员,呼吁空军对此深切检讨。
另 据台《中国时报》报道,这是“雷虎”成立61年来,第4位在10月21日殉职的飞行员。1956年10月21日,“雷虎”飞行员吕廷文驾驶F-84G时失 事殉职。1959年10月21日,黎国华与另一名队员周林峰驾驶F-86F空中擦撞,双双坠毁罹难。10月21日成为“雷虎”小组“黑色的一天”。
高龄机变身“飞行棺材”
台 空军表示,21日的飞行是既定的训练课程,且能见度和风速都合乎标准。殉职的庄倍源的AT-3飞行时数共计1566小时,驾驶4号机逃过一劫的杨志平飞行 AT-3的时数则有1852小时,两人先前都曾经接受过AT-3原厂汉翔公司颁赠的飞行满1千小时的个人飞行时数证书及纪念牌。良好的天气条件以及精湛的 飞行技术,为何会带来一场坠机悲剧?岛内多数分析认为这与AT-3过于老旧有关。
台 “中时电子报”报道称,AT-3首架量产是1984年,至今已满30年,后经汉翔进行延寿计划,可继续使用至2016年,这已是该型机最大的使用年限。 “雷虎”小组启用AT-3教练机26年来,共发生13起失事意外,连同21日庄倍源在内,共发生6起严重意外事故,造成7名飞行员死亡。这批机龄过老的 AT-3也被该报比喻成是“飞行棺材”。
民 进党“立委”刘建国在质询时指出,台湾AT-3老旧,1984年交机后原定使用15年,但又延役15年,如今又快到使用年限。刘问行政部门负责人江宜桦是 否接受防务部门再让AT-3延役?江表示,AT-3机种确实比较老旧,是否延役牵涉空军专业,会尊重防务部门决定。刘建国对此表示不满,他认为台湾的气候 容易造成飞机零组件生锈,已经又1名飞行员丧命,若再继续延役,难保会有更多惨剧发生,牺牲更多飞行员。
台 《尖端科技》杂志总编辑毕云皓也认为,正常飞机寿命是30年,就算再延寿还是无法改变飞机老旧的问题,比如模拟仪表板与引擎功能等。他指出,飞行员“生 手”须透过教练机训练转为“熟手”,但若飞机本身过于老旧,加上再由“生手“操作,遇到突发状况将不如“熟手”有较快的应变能力,发生意外的几率也大幅升 高。
谁将成为AT-3替代品
本已老旧,跟不上时代潮流的AT-3,这回又出意外,使得替换声浪再次传出。目前,台空军内部有两种不同意见,一是由自行研发的IDF战机改成高级教练机因应,另一则是选择各国空军使用的现役高级教练机,进行授权生产使用。
台 湾某网站曾报道称,台空军正积极争取预算,希望在2年内将高级教练机换装计划定案并开始执行,目前内部评估最快的方式,是先将部分服役的IDF战机卸除复 杂武器装备的雷达与射控、航电系统,改装成高级教练机使用,至于转移出的IDF战机数量是否要再重开生产线,还是以IDF战机性能提升的计划来取代,目前 空军尚未决定。
除 了修改IDF战机,韩国制造的T-50教练机,也在空军采购名单之列,T-50造价2200万美金,是韩国的黑鹰飞行表演队的飞行机种。而意大利制造的 M-346教练机,一架造价2100万美金,呼声同样很高。但外界普遍认为,由于韩国对中国大陆的经济依赖强,对台军售又太敏感,韩国未必敢冒犯大陆。 M-346高级教练机更加符合需求,汉翔引进生产的可能性很高。
关 于如何解决AT-3老旧问题,台空军和防务部门也正在积极筹划。据台《苹果日报》报道,空军司令部表示,已成立高级教练机采购建案,飞机制造公司汉翔目前 正准备将IDF战机改款,成为台空军的高级教练机。防务部门高层强调,为扶植台湾防卫工业,不管选择那一款教练机,都必须跟汉翔合作生产。据悉,目前空军 已将采购计划书送到防务部门审议。
众 所周知,近年来台湾防务预算有限,已经负担不起全新教练机或战机的高昂研发费用。且不说很难从国际市场买到合适教练机,台空军如今也无力烧钱建立全新机种 的后勤体系。延续“经国”号同族系、高共通性的教练机发展计划,虽然是台军不得已的选择,却也可以说是目前能有的最佳选择。
下一篇:真实现场捕获外星人图片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