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骑车跌倒无人扶 路人都怕扶出大麻烦
来源:上网看看浏览:351次时间:2016-09-18
8月30号下午,开封暴雨,路面积水成河。一名60岁老人骑电动车涉水时突然倒地,在水中不停挣扎。多名路人上前围观后又退回,有一女子劝人伸出援手未果后也离开。三分钟后,老人被另外一群路人拉出,却已死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碰到老人摔倒时,扶一把,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一次次救人反被讹的案例,让人们陷入了扶不扶的两难之境。扶,怕担责任;不扶,良心上过不去。而且越来越多的案例,证明了“扶”的严重后果,让越来越多的人望而却步,正常的事情变成了不正常。
《公益时报》曾就“你是否还会第一时间义不容辞地去帮扶摔倒老人?”“怎样才是解决搀扶摔倒老人纠纷的最好方法?”等问题向公众求解,结果令人心寒。仅6.62%的网友表示会把摔倒老人搀扶起来,另有24%的网友表示肯定不会帮忙!由此可见,近70%的人碰到老人摔倒会陷入“扶不扶”的纠结之中。
而在这个案例中,“一位路人骑车经过,停下来看了一眼后离开”,“路边行人上前观看,但无人伸手拉出浸在水中的老人”,“一位女子劝说路人伸出援手,但众人无人上前”,“三分钟后,老人被另外一群路人拉出”……可见,人们并不是不想扶,而是不敢扶。这也充分说明,并不是人们的良知已泯,而是扶起后可能面临的严重后果让人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可是,大家的“三思”老人等不起,三分钟后被拉起,老人却已经死去。看到这,不知深陷纠结的人们会不会自责,会不会后悔。只要早扶三分钟,老人不会逝去;只要少三分钟的纠结,悲剧不会上演。因此,只有及时有效的将老人救出来,送往医院,才可能真正保住老人的伤命。只有这样,才是一次完满的功德,才能得到良心上的安慰,才能赢得鲜花和掌声。而一味的纠结,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老人生命逝去,良心受到谴责。
“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2014年春晚《扶不扶》的一句台词赢得了观众的一片掌声。而四川达州扶人被讹儿童“以后遇到摔倒的婆婆我还是要扶”,更让我们潸然泪下。是的,不管会不会被讹,都要勇敢的扶起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个生命的流逝,才能使良心得到安宁,才能让社会回归善良和温暖。
因此,笔者希望:“他人有难,伸手相助”成为新常态,“少三分钟纠结,早三分钟行动”成为新准则,最终实现“老人不怕倒,好人不怕扶,人心不倒、良心不泯、道德不失”的简单目标。
上一篇:一位特别的家人:老人蟒蛇同住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