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精身亡 硕士11天捐精4次意外身亡 图
武汉一34岁硕士捐精身亡,其11天捐精4次,被传短时间内过度捐精。有生殖医学专家指出,精尽人亡是个伪命题,男性每周有2至4次的排精,并不影响身体。
根据规定,由于捐献量必须达到15毫升,而一般人每次射精量大约只有2毫升,所以通过筛查合格的捐精志愿者差不多要来10次才能完成指标,每次捐献需间隔3~7天,完成整个捐精过程短则需要3个月,长的可能需要半年。
有观点认为,郑某11天之内捐精4次,是在短时间内过度捐精导致精尽人亡。
但是生殖医学的专家们并不这样认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生殖医学专家乔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捐精与正常的性生活射精并没两样。精液积满,会通过性生活、自慰或遗精等方式排出体外就算排精过量,人最多只是会感到身体疲劳、无力,不会导致精尽人亡的事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不育与性医学科主任医师张滨说:“排精每次就几毫升,休息之后会再分泌,只是量会逐渐减少,并不会导致死亡。”
郑某捐精发生猝死与捐精次数也没有什么关系。男子每次射精约2~6毫升,正常情况下,当精液达到一定量后,体内已无处可容纳,即所谓“满则溢”。其排出体外有4条途径,即遗精、手淫、性交和自流。正常男性,每周有2~4次的排精发生,并不会影响身体。
(捐精,就是捐精志愿者通过精子库或相关机构,把精子捐献给想要孩子的不育不孕夫妇或求精者,是供精与求精方在不发生性关系情况下,使对方达到受孕目的的一种人工辅助生育技术与手段,所捐的精子用途包括由医院使一些不孕不育夫妇、同性恋女子、单身女子获得小孩,以及为医院提供医学研究等。捐精中男人的健康不会有任何的伤害。)
34岁硕士生11天捐精4次后身亡
近日,34岁硕士生11天捐精4次后身亡新闻再度引发网络热议。据了解,2011年2月12日,34岁的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生郑刚进入湖北省人类精子库采集室自慰采精,结果意外死亡。网友纷纷猜测郑刚是否是“精尽人亡”。对此,有专家称这是一个伪命题。
图文无关
捐精,顾名思义就是捐精志愿者通过精子库或相关机构,把精子捐献给想要孩子的不育不孕夫妇或求精者,是供精与求精方在不发生性关系情况下,使对方达到受孕目的的一种人工辅助生育技术与手段。精子库的出现给不孕不育夫妇带来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