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网站 17016 个,网站目录分类 56 个,待审核网站 0

冰子弹真的可以杀人于无形吗?图

来源:上网看看浏览:785次时间:2016-02-21

谋杀的最高境界是能在杀人的同时,自己逃脱嫌疑,逍遥法外。有的人绞尽脑汁地想如何能制造不在场证明,有的人却孜孜不倦地发掘新的杀人手段。总得来说,从计划到实施,从着手到得手,切断自己跟案件的关系是一名杀手的必修课。一些人会选择主动清理现场痕迹,不过如果自己到不了现场呢?杀手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冰子弹”。更有人认为,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就是被第二个枪手用冰子弹刺杀的。 

冰子弹

  这种“冰子弹”不是游戏里会让别人减速的“寒冰射击”,中弹的人会留血,会有贯穿伤等枪伤应有的效果。杀手在远处使用冰弹狙击,目标中弹后倒地死亡,身体的余温将冰制的子弹融化,将仅有的证据销毁。一般来说,子弹的弹头可以保留许多凶手的信息,例如枪的型号,购买渠道等。但若子弹融化,前来调查的警察虽然知道被害人是中枪身亡,可惜却没有子弹,即使可以推断出子弹射出的方位,杀手也早已不见了身影。

  子弹能制作吗?

  枪类子弹的弹头一般是用铅或铅合金做成,弹头打入人体后会分散,加大创口面积,造成中弹人的二次伤害。如果枪伤没有经过仔细地处理,人体中会残留许多细微的弹头残片导致重金属中毒。随着科技的发展,钢铅合金、铜铅合金等其它合金也都陆续成为弹头的制作材料。

冰子弹

  一般来说,有三种不留痕迹的材料可能可以用来制作冰弹:纯净水,二氧化碳,氮气。这三种原料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随处都是,无色无味,不会留下特殊的痕迹。如果是某种特殊的化学品,即使是溶解了,也会残留蛛丝马迹。

 

#p#分页标题#e#

  氮气的化学式为N2,大气总量中约占78.12%,貌似是不错的选择。可是它要在标准大气压下冷却至零下195.8℃才会变成没有颜色的液体,只有

气温继续降低,氮气才会有成为固体的可能。由于条件过份的严苛,因此氮气基本上就不会被考虑用来制作子弹。相信你不会为了得到一颗冰子弹而去搬弄上吨重的仪器,最后子弹还没来得及用就融化了。 

冰子弹

  从这一点看来,由水和二氧化碳制冰就显得更合理一些。纯净水在低于零度的正常大气环境下开始结冰,一般家用的冰箱都可以制得。二氧化碳在正常大气压强下降温至零下78.5℃,形成固体,俗称干冰。干冰吸热后直接升华,不会经过液化过程。干冰也可以通过干冰机制得,现在普及率很高。二者可以通过倒模制成子弹头的形状,只要将其压入填充了火药的弹壳中,一颗杀人不见血的凶器便可制得。

  冰子弹能打得出去吗?

  虽然子弹是制成了,我们还需要确定“冰子弹”是可以发射的。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冰和干冰的冲击性能与温度,是否可以满足作为子弹的基本条件。子弹发射的原理是枪弹受到击发,底火引爆火药,产生高压气体,迫使弹丸射出枪膛,瞬间由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动能,这个能量转换的过程,称为发射。

冰子弹

  现代火药燃烧后转化成的气体,容积骤然增加几百倍至几千倍,一般最大膛压可达到1200-3000千克/平方厘米以上,平均膛压也有400-500千克/平方厘米。冲击性能是指物体承受以较高的速度施加在其上的冲击的能力,其中包含了应力和形变等因素。因此,冰子弹必须要承担高强度的冲击,不然,枪管里射出来的将会是一滩冰渣。关于子弹形状的“冰”具体可以承受多少的压强,冲击性能如何,我不得而知。但是一颗金属显然不会被摔碎,而冰块只要往地上一扔,就会四分五裂。

 

#p#分页标题#e#

  在发射温度方面,就必须要介绍一下子弹所用的火药。无烟火药分为单基、双基和三基火药,单基火药之主成分为硝化纤维(NC),双基火药之主成分为硝化纤维和硝化甘油(NG),三基火药则含硝化纤维、硝化甘油和硝基胍。常用小型

武器所用子弹之发射火药皆为单基火药或双基火药。无烟火药中也常含有二硝基甲苯(DNT),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无烟火药是钢管炸弹的主爆药。 

冰子弹

  一般的子弹使用的为单基火药,发射时膛内温度可达2500-3500℃,整个发射持续时间只有1-60毫秒。由于时间极短,因此温度貌似对于冰子弹的影响不大。但是连续的发射也会使枪膛的温度升高,最高可以到达300-500摄氏度,还没有发射的子弹可能就会因此“浪费”了。

  就算打出去,这子弹能干什么用?

  从上面几点来看,冰子弹就算能装到枪膛里,也基本打不出来。那么就算是子弹可以正常击发,它可以把人杀死吗?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子弹从枪口中射出,即使有强大的推动力,质量过轻,速度也会被空气的阻力等因素所影响,伤害就更无从谈起了。

子弹结构

  打个很简单的比方,我站在5米开外,拿100美元的纸币揉成一团向你砸过来,你可能还没我胳膊疼呢。但是,如果我拿1块钱人民币硬币用同样的力道站在5米外砸你,也许你就会头破血流了。同样的道理,质量过小的子弹的射程、精确度和破坏力都不及质量大的子弹。因此,选择金属合金作为弹头的原因就是为了在同样的体积下增加子弹的重量。

 

#p#分页标题#e#

  铅的密度是11.34克/立方厘米,质软,适合用于压制成弹头且降低流弹形成的机率。而冰的密度是0.9克/立方厘米,干冰的密度则是1.5克/立方厘米。很显然,用冰做成的子弹达到正常子弹的质量,体积要比正常子弹大12.6倍,干冰同等条件也要比正常子弹大7.56倍。除非你有更大的枪或者炮可以发射如此“巨型”的子弹……说实话,要是真是那么麻烦的话还真不如去找一块冰疙瘩从楼上扔下去砸他算了。 

 

子弹

 

  说了那么多,最后看来用冰作为子弹头的命题是不靠谱的。但是,给自己做一杯专属于纯爷们儿的烈饮,享受一下成为杀手的梦想还是可以完成的。之前国外有

创意设计师觉得传统的冰块没有乐趣,因此设计出可以制造出“冰块子弹”的冰槽,一盒可以做出12颗AK47的子弹。想像一下,在一个纯透闪烁的玻璃杯里加入两颗“子弹”,缓缓地倒入标签被撕花的伏特加,冷的冰撞上烈的酒,一起在纯净的氛围中叮呤。杀机有时候也会成为生活中的乐趣。 

橡胶子弹
#p#分页标题#e# 橡胶子弹

  身世:软和慢,来防暴

  橡皮子弹是“防暴弹”的一种,防暴弹还包括豆袋弹和塑料弹,它们都用火药气体能量发射,但子弹的材质不是金属。不过因为“橡皮子弹”这个词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所以“防暴弹”往往都被称为“橡皮子弹”。

  无论是哪种防暴弹,其原理都是相同的,那就是用相对慢的速度,击发材质较软的子弹。这样,子弹打到人体上就会变形,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同时因为变形造成接触面积迅速变大,所以压强比普通金属子弹小,也不容易钻入人体。

橡胶子弹
特殊的橡胶子弹

  相对较慢的枪口速度,也能大大降低防爆子弹造成的损伤。比如英国的1.5英寸防暴弹的枪口速度是60米/秒,射程100米。它的使用方法是向下发射,打中目标的腿部,让其疼痛不能行动。而12号霰弹枪发射的豆袋弹的枪口速度则是70到90米/秒。

  与之对比,常见的警用半自动手枪格洛克17的9x19毫米手枪子弹的枪口速度达到375米/秒;而MP-5A2冲锋枪发射的9x19毫米手枪子弹的枪口速度更达到400米/秒。虽然大口径防暴弹的子弹重量大于普通子弹,但动能中包括重量的一次方和速度的二次方,所以快速的普通子弹的动能还是要远大于防暴弹。 

橡胶子弹
#p#分页标题#e# 特殊的橡胶子弹

  例如,18.5毫米口径的12号霰弹枪发射的豆袋弹的重量是40克,枪口速度是90米/秒,那么它在枪口获得的动能就是162焦耳;而9毫米口径的MP-5A2发射的帕拉贝鲁姆弹的重量是7.45克,枪口速度是400米/秒,那么它在枪口获得的动能就是596焦耳。可见,虽然普通手枪子弹的口径远小于发射豆袋弹的12号霰弹枪,但是前者子弹能够传递给人体的动能却远大于后者。

  普通子弹以很大的动能打到人体上,利用其坚硬的外表侵入人体,会切断人体组织,造成出血和破坏;而防暴弹以比较小的动能打到人体上,不会侵入人体,所以通常只造成疼痛,不容易造成巨大的,永久性的破坏。

橡胶子弹
橡胶子弹是警方必备的装备

  最早的防暴弹要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当时英属香港警察在新加坡的防暴行动中,以截成一段一段的扫帚把儿代替子弹。后来英国人发明了专用的防暴枪和防暴弹,用在对付北爱尔兰人的暴乱中。这种专门的防暴枪有一个很粗的枪管,只能单发,我们经常会在银行运钞车的护卫队手中看到这种枪。 

近年来,各种通常发射普通弹的枪也纷纷配上防暴弹,以增加任务弹性。一般使用的是转轮手枪和非自动霰弹枪。这两种枪支都没有弹夹,子弹直接装入弹膛中,容易控制子弹的种类;而且两类武器都采用非自动装置,也就是说不需要用火药气体的能量实现下一发子弹再装填等机械动作,所以装药量也可以减少,以减小子弹的动能。另外,也有用自动步枪的枪榴弹发射的防暴弹。

橡胶子弹
#p#分页标题#e# 橡胶子弹对人体的伤害

  除了上述枪支外,军工部门也逐步开发半自动武器、自动武器使用的橡皮子弹。半自动手枪、冲锋枪,甚至自动步枪,也能发射橡皮子弹。可以肯定,越专用的防暴枪安全性越高,用AK-47打橡皮子弹,确实不让人放心。

  这次韩国海警击中我国渔民是何种子弹尚不得而知。韩国海警有可能使用12号霰弹枪和豆袋弹,但是豆袋弹缺乏弹性,“反弹伤人”的情节让人可疑。也有可能是专用的防暴枪,或者转轮手枪发射的橡皮子弹,在本次事件中,使用半自动、自动武器发射橡皮子弹伤人的可能性不大。 

缺点:使用不当,容易致命

橡胶子弹
中国研制的橡胶子弹

  虽然防暴弹的动能相对较小,且不易侵入人体,但它仍然会对人体造成冲击,将能量以冲击波的形式透过皮肤传入人体,造成破坏。如果破坏严重,足以造成大出血以致死亡。另外,防暴弹的上述特征还容易造成一个缺点:它很难准确命中,容易误伤。

  在2011年发生的伦敦暴乱中,英国首相授权城市警察“以橡皮子弹作为紧急人群控制手段”,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在这里,伦敦警方使用的是40毫米防暴弹。对此,《探索》频道的专栏作家克里斯汀?康格(Cristen Conger)曾经在2011年,在一篇名为《橡皮子弹能杀死你吗?》的文章中,专门讨论了橡皮子弹的缺点。

单个橡胶子弹
#p#分页标题#e# 橡胶子弹

  从1970年到1975年,英国警方在北爱尔兰发射了55000发150毫米橡皮子弹,杀死了13个人,每18000发弹杀死一个人,而每800发就能重伤一个人。

  后来,军事科技人员改进了橡皮子弹的准确性,据称可以减少伤亡人数,但是从1987年到1993年的巴以冲突中,死在以色列的橡皮子弹之下的人数至少有20人。 

橡胶子弹
俄罗斯警方配备了大量的橡胶子弹

  2000年,《柳叶刀》杂志(The Lancet)的一篇文章分析了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使用橡皮子弹的案例,文章一共收集了152个伤亡案例,其中橡皮子弹共造成了201处伤痕。研究显示,橡皮子弹造成的严重伤害主要集中在四肢上(n=73),也会造成头、颈、脸和胸部的受伤。有61%的伤害为钝器伤,39%为穿透伤。其中的3例死亡中的2例因为子弹由眼睛射入脑部造成,而另一例则是在膝盖中枪后的清创术后死亡。

  文章认为,橡皮子弹造成的伤亡多是因为武器不当所致:橡皮子弹应当向下瞄准,以击中人体下半身,避免严重的伤害。论文的结论为:“橡皮子弹的不准确性、使用时不适当的瞄准和发射距离会让相当数量的人重伤和死亡。所以这种弹药不应被认为是一种人群控制的安全方式。”

橡胶子弹
警方配备的橡胶子弹

  当人类开始暴力冲突时,任何进行物理攻击的武器都可能致命,而作为“非致命武器”中比较致命的一种,橡皮子弹劣迹斑斑,使用者肯定会知道使用它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而最终致人死命的后果,很可能是武器使用不当造成的。

上一篇:掉进去会烫死!亚马逊丛林深处惊现致命沸腾河 图

下一篇:美人鱼真实存在古墓室惊现3000年前海底人鱼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