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村餐厅似大棚
里约奥运会开幕之前频频爆出一系列问题,前有里约游泳池的水变成绿色,后有奥运村的餐厅似蔬菜大棚,让人不得不为奥运健儿们的健康问题担忧。
2016年里约奥运即将开幕,虽然部分场馆设施还未完工,但民以食为天,巴西奥组委在餐饮方面下足了工夫,餐厅虽是临时搭建,但各国菜肴一应俱全,只不过在价格上,要略高于伦敦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奥运村餐厅可以24小时用餐。开赛后,奥运村的运动员餐厅每天将使用21万公斤的食物原材料为“村民”提供6万吨饭。在所有食材中,大米、黑豆、面粉、肉类等大部分来自巴西本土,少量香料从国外进口。20多名厨师大部分来自巴西,他们全都经过了严格的培训。
从今年5月开始,里约奥组委对餐厅的食材进行测试,确保不含胆固醇、瘦肉精等成分。奥运村餐厅每天供应5种不同风格的自助餐,包括巴西特色餐、亚洲餐、西餐、伊斯兰餐以及犹太餐,此外还配意粉和比萨。近日,里约奥组委确定了奥运会期间官方食品店的菜单和价格。由于近年来受巴西通货膨胀影响,餐饮的价格飞涨了不少。
比赛场馆的建设进度令人担忧。虽然诸如游泳馆等大部分场馆,准备工作都比较完备,也可以为运动员提供适应训练,但是仍然有一些场地并未完工。记者在现场看到,举重馆的比赛台还尚在搭建之中,设备调试等工作也还没有启动。
除了正式比赛场地之外,里约奥运会场馆内部的其他配置也颇有不足。混合采访区、媒体看台等区域,空间方面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相比显得比较拥挤。可以预见,如果持续这种状态,那么在奥运会开幕之后,各国记者大军提前数小时前往比赛场馆“占位”的现象可能会成为常态。
上一篇:恐怖!虎鲸捕杀座头鲸幼崽
下一篇:虎鲸:海洋中的冷血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