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好转 斑头雁群重回卧龙特区
斑头雁是一种珍稀野生候鸟,目前也是国家保护鸟类。由于卧龙特区近期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大批的斑头雁重新回到了旧时的家园,在这里生活繁育。
近日,汶川县耿达镇人民政府接到群众报告,在幸福村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对面的瓦厂沟耕地里,发现一群疑似大雁的鸟类活动,以前从未在耿达见过。接到报告后,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到场查看。
据工作人员现场查看,发现是一群雁类,数量20余只,在群众住房附近的耕地中觅食。当地群众未进行驱赶,并主动停止了耕作活动,以免影响它们的活动。经请教鸟类专家确认,这些觅食的鸟群是名为斑头雁的候鸟(学名:Anser indicus),一般繁殖在高原湖泊,越冬在低地湖泊、河流和沼泽地,3月开始从中国南部越冬地迁往北部和西北部繁殖地,是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我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候鸟,我国在青海湖鸟岛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专门保护这一鸟类资源。
第二天,工作人员再次到瓦厂沟查看,发现这群斑头雁仍在当地活动,时而在庄稼地里觅食,时而盘旋低飞。据群众反映,在耿达镇沙湾、磨子沟(神华卧龙公司电站水库)等区域也发现了斑头雁活动。镇政府工作人员及时向周边群众进行宣传,要求大家共同保护,不要影响其活动。
据了解,耿达不是斑头雁固定的迁徙线路,这种高空飞行的候鸟在耿达停留觅食的情况十分少见。据分析,这群斑头雁可能是在飞往北方繁殖的途中,受寒潮等恶劣天气影响而在耿达休息和觅食的。另外,斑头雁等鸟类在耿达栖息、觅食,再次证明了近年来卧龙特区生态保护成效显著,在地震中受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恢复和改善。
上一篇:野生斑头雁湖上游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