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网站 17016 个,网站目录分类 56 个,待审核网站 0

诺亚方舟:春运比登诺亚方舟还难何时了

来源:上网看看浏览:543次时间:2012-01-17

长江商报消息

说一周

春运年年说,今年还要说,因为“一票难求”在那里,也是很多人最近最为忧心如焚的事。而且春运总有新话题,今年的新话题是网络或电话购票。

这本来是件新鲜事、好事,打个电话,上个网就把票买到了,用不着到火车站长时间排队才买到票,甚至还买不到票。网络或电话购票节约了巨大的社会成本,符合信息社会的发展方向。但是,这个新办法也带来了一些新烦恼:身份证被抢注、登录难、浏览慢、无法打开、“吞钱不吐票”……更有农民工上书铁道部,直陈网络售票是对不懂得上网的农民工的不公。总之是觉得比弄到诺亚方舟的船票还难。

麻烦确实一大堆,但肯定不能又回到大家都熬夜排队的方式去。那样对农民工也未必更加公正加塞,“走后门”,特殊通道堵也堵不住。技术的合理利用,是可以做到程序公平,也就更接近结果公平的。只不过,铁道部应该在主流人群和农民工都还没有进入网络“购票程序”之前,要对不懂网络的农民工加强宣传介绍,或在公共场所安装网络带宽和电话售票设备,配备服务人员等,缩小两者的竞争差距。

不过很显然,就是现在网络知识全民普及了,“一票难求”仍然难以解决。网络购票只是把顶风冒寒、彻夜排队改成了上网购票,并没有增加运力,而春运最突出的问题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大家估计还记得,2009年,时任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就说,2012年可基本解决一票难求。但据预测,今年全国铁路将发送旅客2.35亿人次,日均588万人次,目前铁路日均能提供的客座只有382.1万个,缺口达200万。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春运购票难是目前铁路运力不足的必然产物。

春运“一票难求”是运力不足,很多人就主张提高运力。这当然是不错的,在一个极集中的时间里,数亿人同时想坐飞机、乘火车回家和旅游,任何一个国家面对这种情况都会运力不够。问题是,当铁路运力能够胜任春运之时,非春运期间就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在铁路私有的国家,运营商肯定不愿意这样干,在铁路国有的中国,我们也不愿意这样干,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浪费的资源最终是要国民买单的。

既然春运最突出的问题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那么,在供给不可能无限时,另一个可取之法,就是减少需求。但很多人就会认为这是不可靠的,中国人重视佳节团圆和春节归乡的观念,春节的民俗意识根深蒂固。而且,这个东西并非中国特有,外国人也有“春节”,他们的圣诞节就像咱们的春节,人家也要讲究在这个节日里全家团圆。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只是春节归乡对我们来说最主要的是为了家人团圆,倘若可以不必迁移就可以实现,则必然会减轻春运压力。如何能够这样呢?有两个途径值得思考。

其一,严格的户籍制度造成了人户分离和家庭分离,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务工,却不能完全享受“市民待遇”,不得不将父母或妻儿都滞留农村,春节回家团圆自是难免。据第27次互联网报告推算,目前我国超过2.4亿农民工,哪怕只有一半人需要春节回家,运力就难以承受,他们不得不忍受大迁徙之苦。

假如户籍制度得到改革,一个人在国内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有住所,哪怕没有工作,也可以获得和当地居民同等的政治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进城农民工就可以举家迁往城市,实现一家人团聚,成为“当地人”,提高对住地的精神认同,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归乡团圆,进而减少人口的集中流运。

其二,区域发展不平衡也是春运“一票难求”的重要原因。目前中西部内陆经济落后,尤其是农村和小城镇经济落后,项目少,企业少,难以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就业问题,很多农村和小城镇人口不得不千里迢迢跑到沿海或内陆大城市去务工,春节大家集中“回家看看”,春运难题就来了。所以,协调区域发展已经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课题。

春运是国情的一种写照,它既反映了中国人的民俗风情,也反映了相关部门的政策效率、服务意识,更反映了户籍制度、区域发展等深层次问题。只有深层次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春运比登诺亚方舟还难的局面才能得到根本改观。目前,停留在细枝末节上的改进,更多的只是为了增进公平。

西越来源长江商报)

上一篇:水晶头骨:神秘的玛雅水晶头骨:13个能揭开宇宙之谜?(图)

下一篇:闹鬼:为吸引观光客 伦敦拟重新开放“闹鬼”地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