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网站 17016 个,网站目录分类 56 个,待审核网站 0

应该立体发展长白山文化天池水怪也可以拍成电影(图)

来源:上网看看浏览:1320次时间:2012-01-31

长白山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车英 摄

六集大型高清人文纪录片《长白山》正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作为吉林省的名片,长白山文化第一次在荧屏上全景展现,它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视觉的震撼,还包括文化的吸引。近年,如何发展长白山文化成为全省上下关注的焦点,昨天,学者和参加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委员对如何发展长白山文化展开了讨论。

聚焦

一部纪录片带来的思考

江苏姑娘张慧玲曾在长春工作过一年,但一直没能去长白山看一看,前一段时间央视播放人文纪录片《长白山》时,她就曾看过,并被深深吸引。昨天下午,在电视机前调台时,她又调到了《长白山》的画面,再一次被吸引住了,她放下遥控器,一直看到播完片尾曲。“这座山太美、太神奇了。”张慧玲不禁赞叹。

张慧玲看的就是由吉林电视台拍摄的六集大型高清人文纪录片《长白山》,目前正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它是吉林省委、省政府的重点文化宣传项目,也是首部全面深入展示长白山自然风光、生态资源、历史文化风貌的鸿篇巨制。

长白山作为吉林省的名片,长期以来一直缺少一部立体、全面反映其风光、历史和文化的影像著作,大型纪录片《长白山》填补了这一空白。该片不仅运用高清水下摄影、钢索山涧取景、陀螺仪航拍等高端技术手段展现了长白山的风光,还从历史、文化等方面选取了30多个故事点作为主体内容,天池怪兽、“海东盛国”何人建立等谜题在片中逐渐展开,富于故事性和神秘性。

只看了一集张慧玲就被完全吸引了。纪录片《长白山》又激起了她的热情,她决定在春暖花开之日号召亲友一起去登长白山,去了解长白山的文化。

说起长白山文化,省政协常委、吉林省长白山文化研究会会长张福有说:“长白山文化是吉林文化的基础,是代表吉林文化的标志性符号。”长白山文化的内涵丰富、外延广阔,它既是农耕文化、渔猎文化、游牧文化相结合的物质文化,也是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当然,一部纪录片只能是发展长白山文化的一个形式、一个载体,学者和委员们的视野开阔,诗词、影视、音乐、美术、民俗等等都可以是长白山文化传播的载体。

建言

张福有:培育长白山诗词流派

“今年我主要的关注点全都是围绕长白山文化的。”昨天,张福有提交了他关于落实长白山文化建设的提案。

1993年以来,致力于研究长白山文化的张福有162次深入长白山中,单是长白山诗词就创作了千余首。

古往今来,关于长白山的诗词就有不少佳作。多年前,张福有曾辑笺过一本《长白山诗词选》,其中包含1100多首长白山诗词。为了让长白山诗词继续发展,张福有提出,要培育建设长白山诗词流派。从1998年开始,他就组织号召诗词爱好者共同挖掘历代诗词,并创作诗词咏诵长白山,同时还创办了《长白山诗词》刊物,目前已经出刊101期。

目前,长白山也是摄影师、书画家的创作基地。张福有提出,在多组织、号召他们到长白山实地采风外,还应多开设摄影展、书画展,出版摄影集、书画集,“最好能够诗书合璧。”

纪录片《长白山》掀起了长白山文化走上荧屏的一个浪潮,目前,22集大型电视专题片《长白山神韵》也已制作完成,张福有说,接下来要大力宣传推广。

林君:更多元素融入《长白神韵》

发展建设长白山文化,省政协委员、省文化厅厅长林君想到的是我省打造的歌舞剧《长白神韵》,他说,从舞台的角度展现长白山文化,《长白神韵》是最有代表性的,“接下来,我们还将以此为基础不断地打磨、提高。”

淘金、放排、猎鹰……悉数长白山文化与风情,林君说,《长白神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还有许多文化元素可以吸纳进来,让其成为歌舞剧中最典型的代表作。

“我们还要打造出更多的戏剧门类,比如民乐,也要注入长白山文化元素。”林君说,同时还将围绕长白山特色文化元素发展一些特色的文化产业,比如松花石、满族剪纸等。

曹保明:让长白山文化走进教材

在省政协委员、著名文化学者、民俗专家曹保明的提案中也提到了长白山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长白山文化有独特的自然保护性和历程,在1644年清顺治年间就提出了对它的文化保护,比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早了200多年,但是人们只知道黄石的历史悠久,却没人知道长白山的历史。”曹保明说,这就是因为宣传不到位,人们缺乏认知。

“我们缺少把地域文化作为乡土文化教材的过程。”曹保明提出,要让长白山文化走进中小学乃至大学的教科书中,“这就建立了更广泛的文化研究平台,建立了文化命题,让长白山文化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资料显示,长白山的原始生态与从清朝开始的皇家封禁分不开。清代对于长白山的崇仰登峰造极,树立柳条边将长白山区立为皇家圣地加以封禁,除皇家外严禁任何人进山伐木、狩猎或采参,以免惊动神灵损坏龙脉。

直到清末,安图县刘建封还向朝廷上折奏请曰:“长白山为我朝发祥之地,天生圣人,削平区域于万斯年”,因此建议上山重修神庙,以供奉长白山之神。经朝廷批准,这位知县组织人马四次登山察视,并摄下长白山名胜之地的照片40余张。

张福贵:拍一部“天池水怪”电影

吉林大学文学院院长张福贵从传播学的角度解析了长白山文化的发展。他认为,关于长白山的自然文化挖掘得不错,但是民俗人文文化仍缺少一些新意。

张福贵说,长白山自然文化有两方面可以进行传播,一个是自然生态,“其次是自然景观。这就不得不说到长白山怪兽,我们也可以拍一个类似尼斯湖水怪类型的片子,做成谜上之谜,搞出丰富性、具体性和真实性,让大家对长白山无法忘怀。”

“人文文化应该打哪个亮点?”张福贵建议举办长白山文化节、长白山日等特色活动。

本报记者 赵实来源新文化报)

上一篇:诺亚方舟-诺亚方舟 《洪荒神话》全新第119服节后启航

下一篇:马云的外星人人格:天生叛逆与洞悉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