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要探索太空? 主要原因是什么
来源:上网看看浏览:373次时间:2016-11-24
在嫦娥二号(见上图)发射成功后,10月19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等单位召开了“太空探索与科学发展”高峰学术论坛。会上我的发言如下:

我是搞航天工程的,在座的很多老哲学家,我们交流过很多次,我向他们学习了很多。对太空探索的一些哲学问题,有一些粗浅的想法,仅供大家交流。
第一,太空探索在世界上来讲是方兴未艾,俄罗斯、美国都走在我们前面,我们是一个后起的国家,但是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嫦娥工程现在分三步走,一步是绕月卫星,一号和二号。下面是着陆,有三号、四号。第三步要返回地球。这三步走需要差不多七、八年时间。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把人送到月球上去。除此之外,我们正在开展火星探测,过去科学院对于太阳的探测已经做了很多,包括太空望远镜等等。对天文学家,搞一个像美国这样的哈勃望远镜,更是大家心头的一种期望。
要做太空探索的哲学思考,首先要树立一个立场,这就是要打破过去以人类为中心的立场。中国古代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就是人和太空要和谐地发展,并不是我们人类去征服太空。这个思想不仅是中国有,在西方哲学里面也是非常看重这一点。前一段时间,有一部有名的电影《阿凡达》,它还是朴素地说出了这个思想,大到整个宇宙,一切都要和谐的发展。
第二,无论是嫦娥工程也好,或者以后进一步的太空探索也好,有多方面的目的,首先,让人类加深认识,这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对太空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包括人类是从哪儿来的?宇宙是从哪儿来的?是上帝创造的还是本身创造的?这些哲学的根本问题需要天文学家和哲学家来回答,有赖于我们认识上进一步深化。第二个目的,虽然我们不是以人类为中心,但我们太空探索,是为了地球人类社会能够更加持续发展。地球是不是在有一天要毁灭?这个问题始终是哲学家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个问题牵涉到有没有外星人,他们是不是毁灭过。实际上现在人类碰到的破坏地球的因素很多,地球变暖、生态破坏等等,还有可能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因为地球上的能源也是有限的,这就涉及到我们未来需不需要移到地球以外去,是少数移民还是整个人类都要搬过去。移民,我认为短期内不可能,将来有可能也是少数人,把人类整个搬走是不可能的事。为了使人类社会能够持续的发展,就需要解决地球的环境保护问题,解决能源持续利用问题。
所以,对太空探索要有一个总体的发展目标,先干什么,先解决什么问题,要有一个排序。在宇宙里,对地球影响很大的其他东西也需要研究,比如太阳,就需要很认真的研究,因为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很大。比如今天说的地球变暖,两派争论不休,一派认为是人的活动,还有一派认为是太阳活动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因素,科学家还在争论。太空探索种类繁多,要去的目的地也很多,月球是最容易去的地方,有的地方去比较困难,比如火星,对火星的探测要放在什么位置,也需要有一个总体的考虑。
对于开发太空资源,特别是开发月球上的矿产或者火星上开发能源,要采取理性、慎重的态度。开发月球上的氦3,还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查遍了现在俄罗斯、美国、欧洲的文献,都没有明确的说法。这个东西怎么用法,怎么把它运回来。它是分布在月球表面的,怎么开采?假如我们运费是一公斤需要几万块钱,谁会来运。这样的例子很多,美国人说空间站可以由几百亿美元的效益,现在美国也不说了。提出一个设想,一定要有科学的根据,不能想什么就是什么。
最后,整个太空探索要更加理性,不能只凭激情来干。实际上在奥巴马上台以后,美国对整个太空探索做了很大的调整,特别是今年他们公布了新的太空政策,重新选择了目标,是火星还是小行星等等。这不能不给我们一些启迪。我们不反对中国的月球计划,因为这个计划还没有达到很大的规模。美国人的冷静思考也值得我们更冷静的思考,我们的目标究竟是什么?特别是太空探索应该建立人类的总体概念,这就是为了人类的总的利益,而不是相互之间的比赛。所以,要提倡太空探索的国际合作,因为太空探索是一件非常宏大的事业,不是一个国家能够承担得起的。美国有这么大的财力,现在恐怕他也承担不起来。他们公布的新政策开始呼吁国际合作了。所以,全人类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合作来开发探索太空。现在美国、俄罗斯、欧洲对中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封锁,我们就应该想办法,冲破这种阻力。大力开展国际合作,是太空探索的一条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