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网站 17016 个,网站目录分类 56 个,待审核网站 0

嘉陵江流域概况 干流水系自然保护区名录

来源:上网看看浏览:215次时间:2016-12-05


嘉陵江是长江上游左岸最大支流,干流正源(东源)发源于陕西省秦岭南麓凤县西北代王山,西源西汉水发源于甘肃省天水市南平南川,至陕西略阳两河口两源汇合,在四川省昭化镇纳白龙江,流经四川盆地中部,在合川市纳渠江、涪江,再于重庆市汇入长江。
本次调查范围为嘉陵江干流,不含渠江、涪江。嘉陵江干流全长1102km,干流流域面积8.883万km2,涉及甘肃、陕西、四川、重庆4省(直辖市)的定西、天水、陇南、汉中、宝鸡、阿坝、广元、遂宁、广安、重庆(合川、北碚)等10个地(市、州)共40个县(区)。
嘉陵江干流昭化镇以上为上游,河道全长368km,昭化镇至合川为中游,河道全长642km,合川以下为下游,河道全长97km。
地形、地貌
嘉陵江上游白龙江流域为山区,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岸陡谷峡,西源西汉水流域为低山、深丘地形。
嘉陵江中游地势向东南逐渐降低,河谷逐渐开阔,谷广坡平,地形从深丘过渡到浅丘,广元至苍溪属深丘区,苍溪以下为浅丘区。
嘉陵江下游为平行岭谷区,嘉陵江横切华蓥山脉三个背斜山脊,流经峡谷和宽谷之间汇入长江。


 
土地利用
嘉陵江干流水系土地利用格局以林地、耕地(水田、梯坪地、坡耕地)和草地为主,三者总和占区域总面积的95.73%,其余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相对较少。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53.49%,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9.86%,草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2.37%,城镇工矿用地占总面积的1.35%,交通用地占总面积的0.16%,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2.25%,裸岩、裸土面积占总面积的0.13%。
 
嘉陵江干流上游(甘肃、陕西境内、四川广元、阿坝州部分县市)林、草地面积占到了区域土地总面积的65.87%,中、下游(四川南充、广安、重庆合川、北碚等区县)区域林、草类型的面积比例逐渐减小。
嘉陵江流域耕地分布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耕地(水田、梯坪地和坡耕地)由流域东、北、西三面向流域东南方向逐渐增加,嘉陵江干流上游甘肃、陕西境内大部分县区的耕地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较少(20%以下),干流中游上段县区耕地面积比例逐渐升高(20~40%),中游中下段、下游县区耕地面积比例均在40%以上,部分县区达60%以上。同时,坡耕地在耕地中所占比例由流域东、北、西三面向流域东南方向逐渐降低,水田和梯坪地所占比例逐渐增加。
森林植被
嘉陵江上游白龙江以西,及白水江上、中游的植被区系成分复杂、类型丰富,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植被垂直带谱南北坡向差异明显。
武都县中、东部和康县牛头山以北直至西和、礼县、徽县、成县、两当等县以落叶阔叶林为主,而往南至康县南部、武都、文县东南部与四川、陕西交界处以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为主。
嘉陵江中、下游地区森林植被面积较少,以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为主。锚点水土流失
嘉陵江干流水系土壤侵蚀总面积43447.43 km2,占干流水系流域面积的48.91%,中度侵蚀以上土地面积占流域面积31.93%。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面积约为41880.54 km2,占干流水系流域面积的47.14 %;其次为冻融侵蚀,面积约为958.28km2,占干流水系流域面积的1.08%,风力侵蚀面积为608.61 km2,占干流水系流域面积的0.69%。
 
嘉陵江流域水土流失强度总体表现出北高、南低的区域变化趋势。嘉陵江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西汉水、白龙江和中游上地段,土壤侵蚀面积大于1000km2的所有区县都集中在该区域,侵蚀面积最大甘肃武都县达2812.75 km2;中游中段县区土壤侵蚀面积均在1000 km2以下,干流中游下段、下游区县土壤侵蚀面积小于500 km2的区县较多,仅在合川、重庆地区略有偏高。
经济社会
嘉陵江流域涉及陕、甘、川、渝等地定西、天水、陇南、汉中、宝鸡、广元阿坝、遂宁、广安、重庆(合川、北碚)10个市、州。2005年底流域内总人口2855.42 万人,国民生产总值1118.12亿元,干流上游乡镇198个,中、下游乡镇268个。
嘉陵江上游主要涉及陕、甘两省,农业为支柱产业,以粮食生产和养殖家畜、家禽为主。近几年来,嘉陵江上游地区采矿业逐渐兴起,矿产开发税收占该区域税收产值的比例逐渐提高。
嘉陵江中游的广元、阆中、南充等地,是四川省粮食、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粮食和畜产品人均占有量高,主要工业有毛纺、化工、机械、电力等。
嘉陵江下游流经重庆市的合川、北碚等地,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粮食和畜产品人均占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重庆市粮食、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地区内科教和现代化的工矿企业较发达。
自然保护区
嘉陵江干流水系甘肃省、陕西省境内保护区数量较多,分布广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1处,保护类型以森林与野生动物保护区为主;干流水系中、下游地区保护区数量很少,四川省境内有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较小的县级保护区,重庆市境内仅有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嘉陵江干流水系自然保护区名录
省份    保护区名称    级别    主要保护对象    所在区域
     小陇山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    动植物保护、森林生态系统    嘉陵江上游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    大熊猫、珙桐    文县、武都
甘肃    多儿自然保护区    省级    大熊猫、森林生态系统    迭部县
白龙江阿夏自然保护区    省级    大熊猫、森林生态系统    文县
插岗梁自然保护区    省级    大熊猫、森林生态系统    舟曲县
博峪河自然保护区    省级    大熊猫、森林生态系统    舟曲县
文县尖山自然保护区    省级    大熊猫、川金丝猴、珙桐、    文县
香山保护区    省级    森林生态系统、名胜古迹    礼县
灵宫峡保护区    省级    白皮松及其生态环境    两当县
黑河自然保护区    省级    红桦林及生态系统    两当县
麦草沟自然保护    省级    云豹、黑熊、麝    天水市
龙神沟自然保护区    省级    白冠长尾雉    康县
陕西    摩天岭自然保护区    省级    大熊猫、林麝    汉中市
四川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    大熊猫、森林生态系统    青川县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    森林生态系统    九寨沟县
构溪河湿地保护区    县级    湿地生态系统    阆中市
太和白鹭湿地保护区    县级    鹭鸟及栖息地    嘉陵区
重庆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    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北碚、沙坪坝、壁山

水资源管理现状
嘉陵江流域跨4个省(直辖市)、10个地区(市、州),对于水资源的管理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和经营实体,部分涉水事务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政府部门和投资业主分头管理。
“分部门管理”使水资源统一管理长期难以实现,管理体制混乱,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管理保护。  (川大环保协会)

上一篇:破解火星神秘的“人脸”建筑物

下一篇:西方观赏金星合月 金星与月亮亲密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