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网站 17016 个,网站目录分类 56 个,待审核网站 0

乌克兰捣毁列宁雕像原因被曝光

来源:上网看看浏览:245次时间:2016-12-12

列宁,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笔名。世界著名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政权的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担任苏联中央人民委员会的主席。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并形成列宁主义。被全世界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普遍认同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
 
1870年4月22日,列宁出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省的辛比尔斯克市(今乌里扬诺夫斯克州的辛比尔斯克市),他有俄罗斯人、莫尔多瓦人、卡尔梅克蒙古人、犹太人、伏尔加德意志人、瑞典人的血统。
 
列宁的父亲伊里亚·尼古拉也维奇·乌里扬诺夫出身于贫苦家庭,他靠半工半读求学,后来由于工作勤奋出色当了省的国民教育总监。列宁的母亲虽然是位家庭妇女,但她品质高尚,为人善良正直,知识丰富。他们夫妻关系亲密,相敬如宾。他们热爱孩子,又很重视孩子的教育。这种家庭本身对孩子的成长就必然起着良好的作用。
 
他的几位兄弟姐妹也都具有同样的教养和品德。哥哥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在彼得堡大学学习时学习成绩优异,由于积极参与民意党谋刺沙皇的准备工作,于1887年被处死刑,死时年仅21 岁,这件事情对列宁影响极大。姐姐安娜从1886 年开始参加革命运动,多次遭到沙皇政府的逮捕。妹妹奥利嘉很有天分,可惜在高等女子学校读书时患伤寒病去逝了,她和列宁非常友爱,经常在一起阅读马克思的著作,思想进步。弟弟德米特里学习成绩优异,是一位职业医生,从1897 年开始从事革命活动。小妹妹玛丽亚,在大学读书时也参加了革命活动。

俄罗斯人为什么恨列宁:

我去俄罗斯旅游,正好去作客,问他们如何评价列宁。他们(俄螺丝人)都十分讨厌他。谈到列宁他们就觉得恶心,好像见到瘟神
苏联解体之后,大量绝密档案解密,让人们看到了过去被奉为神灵的列宁、斯大林的所作所为。列宁生性残忍,最喜欢说的话是“把他们统统绞死”。斯大林也一样,所以才有了大清洗。
列宁发动十月革命的资金是德皇威廉二世秘密资助的。作为交易,列宁签署了不列斯特合约,割让了大量领土,还美其名曰为了俄国的利益。
列宁不是道德模范。他死于梅毒。梅毒就是嫖妓染上的。
去年就有人把列宁像给炸了个洞。
谎言破灭之后,人们会更加愤怒。

乌克兰为什么那么恨列宁:

乌克兰总统夫人叶卡捷琳娜·尤先科在日前的一次公开讲演中鼓动民众拆除该国境内剩余的列宁雕像。
 
据悉,叶卡捷琳娜是在乌克兰天主教大学的一次发言中做出上述表示的。她说:“我们的文化和宗教信仰遭受了变异,因此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恢复。乌克兰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很多城市和乡村至今还存有共产党领导人的雕像,比如列宁雕像。特别无耻的是,这些雕像居然在教堂附近。因此,去教堂的人和神职人员都有权力要求拆除这些雕像。社会不摆脱这些偶像,民众就无法获得福祉和上帝的祝福” (段欣毅)
到2013年12月,乌克兰境内最后一座列宁塑像给捣毁了。


 

现今的俄罗斯人如何对待列宁
 
列宁仍是革命伟人
 
    十年前,苏联瓦解后,俄罗斯改换国旗,列宁格勒易名,无数列宁大型雕像被推倒。三年前,记者曾去圣彼得堡访问(前列宁格勒),已再也见不到列宁的雕像。美国人很会钻空子。他们从俄罗斯买回一尊断了腿的列宁雕像,放在华盛顿市区的“新闻博物”前的“自由广场”展出。在列宁的故乡见不到列宁的雕像,而在美国见到了列宁雕像,却被最恨他的人用来作宣传,真是百感交集。
 
    十年是一段不长不短的时间。俄罗斯人民大约已从狂热转变为冷静。不久前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许多俄罗斯人认为,列宁仍是创建苏联的革命先驱,是俄国20世纪的第一位风云人物。这项调查访问了1500人,结果列宁得票最多。一至认为他是国家在20世纪的最重要人物。第二位竟然是斯大林。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萨哈罗夫排在第三位。第四位是全世界第一位太空人加加林,之后的第五位才是苏联的第一位总统戈尔巴乔夫。
 
    列宁墓前途未卜
 
    如今,列宁墓还耸立克里姆林宫前的红场。三年前,记者曾前往拜谒。陪同在旁的本报驻俄罗斯记者刘刚说,列宁墓的前途难以逆料。叶利钦早就想迁走,只是怕犯众怒,才迟迟没有动手。
 
    去年底,俄罗斯决定在苏联国歌的旋律填上新词,作为俄罗斯新国歌以后,列宁遗体的问题就又提上了议事日程。日前,俄罗斯《今日报》写道,现在无论是右派,还是左派都期待着总统回答:列宁遗体怎么办?普京什么也没说,其他人正在发表意见。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伊利亚·兹巴尔斯基突然改变了自己原先的主张。他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鲍里斯·兹巴尔斯基,在列宁逝世56天后,与另一位防腐专家给列宁的遗体作了防腐处理。兹巴尔斯基对《国际文传电讯》记者说,时代不同了,列宁的遗体是苏联时代的一种象征,应该让遗体入土。不过,如果埋葬列宁遗体会引发社会动荡,最好先等一等。亲克里姆林宫的“团结党”议会党团领导人格雷兹洛夫说,社会上对埋葬列宁遗体的问题还没有思想准备。右派要求把列宁遗体从墓里清除出去,说把前苏联国歌作为俄罗斯国歌的旋律总得有所补偿。左派则呼吁保护文化遗产,说右派的建议是“小贩的恶习”。不管怎样,普京总得做决定。普京偏向哪一方面,都有造成社会分裂的危险。从种种情况判断,克里姆林宫已决定还是像决定国歌一样,看多数人赞成左派的意见还是赞成右派的意见。
 
    斯大林的遗体已于1961年移出红场列宁墓,安葬在克里姆林宫墙下。
 
    一部有争议的电影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列宁在1918》的记忆犹新。日前,俄罗斯上映了一部描写列宁晚年的新电影,影片中列宁的形象不再是英明威武的革命领袖,而是个无助垂死的病人。这部遭致争议的影片由索库罗夫执导和编剧,取名《公牛》(Bull),因为列宁的生日是在4月22日,属金牛座。这部新电影还在法国康城影展中夺得最佳编剧奖。
 
    我们应该承认,无论前苏联还是中国民众,对于列宁在1922年第一次中风直至两年后逝世的那段日子,一直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苏联瓦解后,俄罗斯报纸发表了一张列宁坐在轮椅上一脸无助的照片。之后,列宁患病的情况和所受的待遇也逐渐透露出来。索库罗夫就是从这些仅有的纪录出发,用电影创作填补这段历史空白,展现了列宁的另一面。

 在影片中,列宁患病后,住在莫斯科附近高尔基的家中等死,生活完全与外部世界隔绝,时时刻刻都被秘密警察监视。只有他的妻子和妹妹照料他。列宁只能无奈地回忆1917年的十月革命如何如何,甚至惋惜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沦为后来的恐怖统治,还有为“没一个政治局成员会写合乎语法的东西”而乾着急。 更令人震撼的一幕是,当列宁的继承人斯大林一次去探望他时,列宁竟然恳求斯大林说服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让他服毒,以求一死。列宁说,与其坐看身体和道德慢慢地衰败下去,不如早死。
 
    许多老一辈俄罗斯人对《公牛》表示愤慨。他们说:“绝对没有理由将一个如此伟大的历史人物,描写成一个衰弱的老人。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这简直是暴行。”一位67岁的退休女士说:“即使列宁的晚年岁月果真如此,我也不想知道。”但一位22的学生基里宁说:“这部电影很好。列宁同时表现得既可怜和令人害怕,他是个垂死的人,完全无助孤单,但自己又拒绝接受现实。”俄国导演索库罗夫承认,《公牛》有不少创作成分:“我们不是想拍一部纪录片,或百分之百地尊重历史真相。”

 

上一篇:郑州东站上空惊现不明飞行物 网友:无毛都不值的特效

下一篇:灵异事件揭秘夜泳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