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网站 17016 个,网站目录分类 56 个,待审核网站 0

主持人带我们走进科学水怪喀纳斯湖水面下快速移动的阴影

来源:上网看看浏览:131次时间:2016-12-30

2005年6月7日游客拍摄到的喀纳斯湖水面下快速移动的阴影。CCTV-10《走近科学》栏目供稿

  主持人:

 

  世界上有很多水怪的传说,不过,这些传说后来都被证明,要么是某种形式的误认,要么就是有人制造的闹剧。比如

 

长白山水怪,就是一些水边生存的动物或者是船进入水里造成的。而英国的尼斯湖水怪,后来就被证明是有人故意造的假象,用来吸引游客,像这样的水怪传闻还有很多,不过,没有哪个地方的传说能够经得起长时间的推敲。然而,有一个地方却非常特别——我国新疆的喀纳斯湖。在这个风光如画的地方,水怪的传闻似乎越来越接近现实。

  2005年6月7日,一群来自北京的游客在喀纳斯湖面上乘船游览,当船行进到三道湾附近时,离船200多米远的水面上突然激起1米多高,20多米长的浪花。突然出现的浪花还快速的向湖心方向涌动。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师 李筱陵: 岸边那时候就是一大排的浪,大家都在看。哟 可能要过船了,因为我们当时是在一个弯道上,就觉得可能是那边要过船,打的那个浪花在岸边,说可能要过船了。等了一会儿 说船没有来,说是不是要起风了,说没有风啊,其实当时湖面风平浪静,这个时候呢,就不知道谁冒了一句说,哟,是不是湖怪呀。

  在一阵大浪涌过之后,人们发现,远处的水面下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身影,而且这个身影也在快速的游向湖心方向。过了一会,原本连在一起的不明物体变成了两个,一前一后在水面下潜行。

  李筱陵及时的拍摄了这些画面。

  大约两分钟以后,两个不明物体隐身水下,迅速的消失了。这是人类唯一一次近距离拍摄到喀纳斯的不明物体。

  这次目击事件使得世人重新想起流传已久的喀纳斯水怪的传说。那水面下舞动的身影就是传说中的水怪吗?它究竟有多大?又会是什么呢?

  2005年9月底,带着种种疑问,我们来到了那个在传说中水怪经常出没的地方——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自治州境内的喀纳斯湖。喀纳斯管理局的护林员,也是水怪最早的目击者之一金钢。他给我们讲述了25年前的一次遭遇。

  喀纳斯环境与旅游管理局 前护林员金钢: 8月1日那天,天气下着雨,我到湖头去看下边的护林员的工作情况。大概是下午5、6点,在一个地方过来的时候,突然看到整个喀纳斯湖中间有一个东西漂着,湖里有一个红的东西出来了。

  金钢在湖头附近看到漂浮着一个长度有十五 六米长的巨大红色物体,这是他第一次在喀纳斯湖里的看到如此大的漂浮物。他赶紧找来了同伴,让同伴看看是什么东西。

  金钢:开始他以为是一棵漂着的大树,后来说不是,到底是啥?

  两个人决定跑到湖边去看一看,此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而他们观测的地点距离湖边大概还有4公里的路程。等他们赶到湖边时天已经快黑了。

  金钢: 太阳已经快落山了,我们跑到那个地方,本来我打算开船过去,但是,阿拉汉拉住我不放。我也有点害怕,万一攻击我们怎么办。

  金钢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找来了几根木棒做成支架,然后从不同的方向对准了湖面上的不明物体。如果被瞄准的物体有移动,那么通过两个点能够观测得更精确。他们惊讶的发现,那个不明物体在缓慢的移动。

  第二天一早,两个人又来到昨天发现不明物体的水边。奇怪的是,那个不明物体已经消失了。根据金刚的描述,他看到的不明物体好像是大树干,喀纳斯湖的周围都是大面积的原始森林,一些枯木倒下后落进湖水里,这些枯木随着波浪上下颠簸,看上去很像一个东西在游动。金钢看到的会不会是枯木造成的假像呢?

  金钢:要是有落叶松叶子是法绿的,也可能有一些棕色和红色的颜色出来,那个颜色不是 一个活的东西的话,也可能往东,也可能往西。它不会转着走。

  喀纳斯湖是一个吞吐湖,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湖水是缓慢流动的,按照常理,进入湖水的枯木会顺流而下,停在湖水的出口。然而,我们发现喀纳斯湖却是一个例外,我们在湖水的下游没有发现一块枯木,相反大量枯木停留在湖水上游的湖头部分。为什么枯木没有顺流而下,反倒停留在上游呢?这个问题也曾经困扰过新疆环境科学研究院的袁国映。

  新疆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国映: 在湖的北端有一个浮木带,我就感到奇怪这是怎么形成的呢?以后我们进行考察我也到浮木带也去看了,而且观察了这个地理气侯特点以后发现,喀纳斯湖的这个山谷,形成山谷风、谷风,就从湖的南面,向背面刮的风很多,而且西北风到这个山谷里面也是转过来也把湖面上的东西往北面吹,所以掉到湖里面的大的木头,都吹到北面了,形成北面形成了浮木带。

  主持人:

  金刚呢就是在这个湖头附近,看到了他所说的不明物体的。那么这个地方就是湖头,初来乍到的人,如果对这个地方不熟悉的话,一定会觉得这个地方很恐怖,而且很神秘。 为什么呢?因为这里堆积着大量的飘浮木,还有动物的尸骨。那这是怎么回事呢?上游有被淹死的动物,或者是冻死的动物尸骨,还有这些飘浮木顺水而下,上游河道非常狭窄、流速很快,因此迅速就下来了。而到了湖面这个附近水的流速一下子减慢了。那么动物的尸骨失去了推动力,基本上就全都飘浮在这个地方了。木头很轻可以顺水往下漂,但是这个地方常年的盛行风向是南风,从下往上刮,于是木头又被刮回来了。即便偶尔是刮北风,那么越过山刮过来之后,遭遇到这边的山的阻隔之后,又转变成了南风,反而还是把这些木头往湖的湖头这个附近推,所以说慢慢地这个地方,就堆积了大量的动物尸骨以及飘浮木。因此说了解到这些之后,我们就对金钢所目击到的,那个神秘的不明物体,有一个大概的判断,那很可能是一大块飘浮木。

  不过,金钢坚持认为自己看到的是一个活的东西,不是浮木。但到底看到了什么东西呢?金钢难以判断。直到两年后的秋天,金钢在骑马巡山时,他再一次看见了一个奇怪的不明物体。

  金钢: 我骑着马这样过来,湖里中间有一个东西,出来了,出来一个东西不过那个时候,太阳对面的山上有阳光,湖面上已经没有阳光了,就是水面上就好想有四、五十公分那么高的一个东西,距离有100米左右,仔细看也看不到这个是个什么东西。

  金钢决定借一架望远镜看个清楚,他骑马来到附近的一户牧民家里,他一边策马一边大喊,说自己看到了湖怪。

  金钢:快到房子的时候,就是一面拿鞭子打马,一边就说快把房子里望远镜拿出来,赶快拿出来,有一个老人家,有几个小伙子说,咋了,你拿望远镜干啥,那时候那个老人家,我就喊着呢?我说我在哈纳斯湖里看到一个东西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几个当地的居民不但没有借给金刚望远镜,反而厉声的训斥他。

  金钢: 那个七十多岁的人喊,干啥呢 看那个干啥,大喊大叫的干啥呢。为啥要喊呢?那个都是湖圣 ,不能乱说,以后就是那些人也都不吭气了,我也没吭气我们就没去,最后没去成。

  遭到训斥的金刚只好放弃了用望远镜观测的想法,但是在金刚的心里也产生一个迷惑,究竟有什么不好说的呢?但当他想详细询问原因时,老人却不愿意回答他。

  金钢:这个老人家就跟我们说了,这个不能随便乱说这些东西,我们这些蒙古人,祖祖辈辈好几百年,一直在这住着呢?按照这个地方说什么东西我们这些人全部都要受保护的。

  看来,这些老人似乎在刻意的隐瞒着什么秘密。图瓦人有好客的传统,也许对来自远方的客人他们能说点什么。在金刚的带领下,我们拜访了住在喀纳斯湖附近的一个图瓦老人。果然,老人很爽快的回答了我们的一个问题。

  喀纳斯湖附近的牧民: 一天下午,在湖水的中央,看到一个一米长,50厘米高的像背鳍一样的东西,灰色的,后来沉入水下。

  看来,老人也知道湖水里面存在一些神秘的东西,然而,当我们继续问一些有关水怪的传闻和图瓦人的历史传说时,老人却表示一概不知。

  我们遭遇到和金刚一样的情况。不过,因为金刚和当地人相处的时间长了,他倒是了解一些秘密。喀纳斯湖边的居民以图瓦人为主,图瓦人是成吉思汗留下的后代,是蒙古族的一个分支。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曾经路过此地,而且十分留恋这里的景色,并希望死后长眠于此。会不会是成吉思汗果真埋葬于此,而图瓦人为了不让人打扰成吉思汗死后的安宁,故意编造的传说来震慑意图不轨的人呢?

  主持人:

  解放前这个地方的局势非常动荡,社会治安非常不好 匪盗横行,当地的土匪经常是去抢夺各个民族的财产。那么图瓦人本身族群人数就非常少,到现在也不超过两千人,可以说在那时是一个非常弱小的民族。面对强横的强盗,这个时候他们只能想出种种办法来保护自己那点财产。当强盗说要抢他们马的时候,图瓦人没有办法,只能乖乖地交出去。这个时候 有一个聪明人就想出一个好办法。他开了一条船,然后坐在船上牵着这群马的头马,之后所有的马就跟着头马和这个人,渡过了喀纳斯湖,走到了一处非常隐蔽,但是很安全的地方。当土匪来了 非常蛮横地说,赶快把马交给我们,我们要去打仗。但是图瓦人说没办法,实在是对不起,马都被喀纳斯湖里的水怪给吃掉了。土匪当然不信了,说怎么可能湖里有水怪呢?你带我们去看,结果走到湖边一看,果真所有马的马蹄印都是冲着湖水里走去的,因此土匪也就不得不作罢了。就这样图瓦族人靠着自己的智慧,编造了这样一个谎言迷惑土匪,因此图瓦族人关于湖里有水怪的这种说法和金钢的目击,现在看来都不大可信。

  然而,和很多流言一样,水怪的传闻并没有轻易终止。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喀纳斯成立了保护区,湖面上开始有游艇来往,而那些游艇的驾驶员经常听到附近的居民告诉他们要小心湖里的东西。开始,他们并没有在意,以为只是一些传说而已。但是,时间久了,他们也发现了一些异常的现象。

  喀纳斯环境与旅游管理局游艇驾驶员 仝保明:经常湖面上一条船没有的时候,风平浪静的时候,就奇怪突然的有浪,就一下子有浪,那个浪水哗哗的挺大的那个浪。

  不过,人们还是没有把它和水怪联系起来,直到有一天,他们亲身经历了一次意外事件。这次事件也终于使得喀纳斯水怪为世人所知。

  喀纳斯管理局的干部赛力克和驾驶员仝保明一次一起驾船巡湖,在船行进到四道湾的时候,他们远远的看见有一条白色的船在前面缓慢行进。

  喀纳斯环境与旅游管理局干部 赛力克: 当时仝师傅也说那有条白色的船,同事当时也没在乎,说可能是游客的船,说了以后,他也没管,我一直看那个白白的船,过了一会,它是两条像一个鸭子一样在水面上。

  此时,赛力克和仝宝明距离不明物体大概有200米左右,他们看到那条白色的船变成了两个黑色的鸭子一样的东西停留在水面上。当他们继续靠近不明物体时,他们看到两个巨大的叉子状的东西沉入水下。

  赛力克: 我们往上跑,过一会儿,它是一个两条,像一个鸭子一样在水面上,然后再过一会儿,就是一条尾巴,好像就是这种尾巴,就沉到水里面了

  鸭子一样的身型,叉子状的尾巴,以及巨大的身躯,赛力克的描述使我们想起典型的传闻中水怪的形象。

  如果赛力克所描述的目击事件是真实的,那么,当年金刚看到的漂浮物就极有可能不是浮木。在喀纳斯这个面积并不大的湖泊里面,可能真的存在某种东西。难道世界各地传说中的那种像

 

恐龙一样的怪兽真的在喀纳斯出现了吗。

  新疆环境科学研究院的袁国映多次到过喀纳斯,曾经对喀纳斯的地质环境进行过系统的考察,对于这种湖怪是恐龙类动物的说法,他认为是缺少根据的。

  袁国映: 喀纳斯湖就是冰川刨蚀出来的,根据我的研究是35000年以前,它是在35000年以前第二次大冰期,玉木冰期的时候形成的喀纳斯湖。

  在亿万年前,整个新疆地区都被海水覆盖,后来伴随地壳的上升成为陆地。并且在冰川的侵蚀下,逐渐形成了今天一湾月牙形的湖泊。喀纳斯湖水的形成不过只有35000年,而恐龙早在65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因此,远古生物在喀纳斯存有孑遗是不可能的。而35000年前喀纳斯地区还被冰川覆盖,广阔的冰原上可能会有微生物生存,但不会有大型生物。会不会是从35000年以后,又有新的爬行动物迁移到这里,在特殊的环境里进化出大型的个体呢?然而这只能是一种猜测。

  但无论如何赛力克他们的目击事件还是被传得沸沸扬扬,加上之前的种种传闻与目击事件,使得人们相信,喀纳斯湖里面真的有水怪存在。不久之后,一支科学考察队将会来到这里,而他们的经历使喀纳斯水怪的传闻变得更加匪夷所思。

  主持人:

  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节目当中出现的目击事件的当事人除了一名游客以外,另外的三个人都是管理局的人,金刚是护林员,仝宝明是游艇驾驶员,赛力克则是管理局的干部,这就像尼斯湖水怪一样,后来被证明是当地人编造的故事,用来吸引游客,那么,喀纳斯水怪会不会也是他们和游客一起共同维护的谎言呢?不久之后,一支考察队将会来到喀纳斯,他们的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解释?下期节目请继续收看中国水怪调查。

主持人:

  说到水怪很多人都会想到英国的尼斯湖水怪。尼斯湖原本默默无闻,但自从有人在湖面目击到了一种庞大的类似恐龙的怪物以后,它吸引着世界各地很多对怪物有浓厚兴趣的人

 

前来探险和调查。随着它闻名度的提升和本身比较优良的自然环境,这里也成了著名的旅游观光胜地,为当地人带来了非常可观的财富。但是,后来事实证明,尼斯湖水怪是有人为了吸引游客而故意编造的故事,那些照片也是伪造的。那么,喀纳斯是不是也存在这种情况呢?在上一期节目里,我们给大家介绍了关于喀纳斯水怪的几次目击事件,目击者除了一名游客外其他三人都是喀纳斯旅游与环境管理局的工作人员,那么,那些离奇的目击事件是不是他们共同维护的一个谎言呢?

  2005年6月7日,一名游客在喀纳斯拍摄到了两个不明物体,一前一后在水面下潜行,据目击者称,这两个不明物体每个长度都在10米以上。这一事件使人想起了流传以久的喀纳斯水怪的传说。早在25年前护林员金刚就看到一个树干一样的漂浮物,虽然他坚持认为自己看到的是一个活的东西,但是,在他目击地点附近我们看到很多枯木在水面上颠簸回旋,与金刚目击到的现象非常相似,所以金刚看到的不明物体很可能是浮木的误认。另外一次目击事件发生在管理局的干部赛力克和驾驶员仝宝明身上。他们在喀纳斯湖里驾船时看到一个鸭子一样的身型,叉子状的尾巴,以及黑色的巨大的身躯,他们的描述使我们想起典型的传闻的水怪形象。难道世界各地传说中的那种像

 

恐龙一样的怪兽真的在喀纳斯出现了吗。恐龙早在65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而喀纳斯湖则被证明只有35000年的历史,因此,远古生物在喀纳斯存有孑遗是不可能的。那么,赛力克和仝保明看到的又是什么呢?

  但无论如何赛力克的目击事件还是在当地引起轰动,加上之前的种种传闻与目击事件,使得人们相信,喀纳斯湖里面真的有水怪存在。

  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1985年夏天,一支科学考察队曾经来到过喀纳斯,目的之一就是考察喀纳斯湖里面是否真的有水怪存在,领队是新疆大学生物系的教授向礼陔,在完成这次科学考察后不久向礼陔就因为胃癌去世了。

  新疆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袁国映:他专门研究动物的,当时他是我们新疆动物学会的理事长,也就是在新疆来说在动物界他是我们新疆动物界的权威。

  当时正值夏季,一路上阴雨连绵,队员们最后不得不放弃汽车而改用驮队。到了喀纳斯湖后,天气终于晴了。考察队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调查喀纳斯湖里面鱼类资源的状况,他们在湖水里面布置了上百米的网,希望捕捞到一些新的鱼类物种。然而,等到第二天,他们发现上百米的大网不见了。起初,他们以为是被流动的湖水冲走了,他们在湖水的下游找了两天也没有找到。会不会是牧民把网拿走了呢?但是,牧民们对考察队都非常友好,这种可能性极小。这时候,他们想到了喀纳斯水怪的传闻,一种不祥的预感萦绕在队员们的心头。到了第三天,考察队在网的上游两公里处找到了丢失的大网。网的一端已经被拽入湖底,鱼网已经被搅成一团。而且,展开以后发现,鱼网已经被撕开一个大口子。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有这么大的力量呢?人们开始怀疑是湖怪所为。

  领队向礼陔决定进行一翻调查。最初他在湖边巡视了几天却一无所获,他索性在湖边住了下来。一天早晨,湖水的声音突然有了变化。向礼陔看见湖面上涌起一阵浪花,浪花下面有一个巨大的影子在游动。在望远镜里,向礼陔隐约看到一条红色的大鱼游过并迅速消失了。

  然而,向礼陔看到的会不会是一种误认呢。比如,水面上的浪花有的时候从特定角度看上去就很像一个物体在游动。另外就是湖里生长的水草,它们会集群生长,还会随着水花荡漾,也很像有东西在游动。还有就是枯木偶尔也会进入湖水中央,它们常常在水面上颠簸回旋,非常像是怪物在游弋。会不会是这些原因造成的假象呢?能够帮助我们解答这些问题的只有向礼陔,然而,他在1985年就因病去世了。我们找到了当年和一同去考察的向礼陔的同事徐金发,通过他我们了解了一些当年的情况。

  向礼陔在看到湖水里的一些异常情况后,第二天一早,他带领考察队全体成员来到了高处的一览亭,希望能再次看到那个物体。

  新疆大学教授 徐金发: 太阳刚出来,大概没过几分钟,突然我们看在我们山坡的对面,在庄稼地上空,出现了一个凉亭,出现了我们的人,然后有七色的光环,赤橙黄绿青蓝紫都有,当时我们就高兴地都跳起来了,那就是佛光。

  刚刚下过雨,天空中出现了彩虹和佛光,然而,就在彩虹与佛光过后,有人发现了异常的东西。

  徐金发: 学生看见一个东西在水下面,红红的,有几十个,后来有100多个微微动,垂直高差600米,距离一公里以外。

  徐金发随身携带了照相机,他拍下了两张清晰的照片。从照片上看这些大鱼的影子都硕大无比。湖岸边的树有二三十米,而这些鱼大的头有树冠大,估计长度十米开外。

  徐金发: 很多条,都很大,形状是纺锤形,背是棕红色。

  考察队认为看到的东西很像是大红鱼,因此,他们把原来山顶的一览亭改名叫观鱼亭。考察队观察了几个小时以后,下山时正好碰见了新疆环境科研所的袁国映,他们向袁国映说看到了大红鱼。

  袁国映: 说他们看到了大红鱼,最大的鱼头有212汽车大,但是我听,因为我们在这个之前,80年考察过,我也在湖里面游过泳,而且在湖周围的山我都爬过,也没看到什么,从来没有发现过什么水怪,或者太大的鱼,听那几个,根本就不相信,以前虽然听说过有水怪的故事,但是一直我不相信的。他们说了我还是不相信,我说哪里有鱼头大到212汽车大,那个鱼还了得?我说不可能的,我就没有理。

  袁国映并不相信向礼该的话,但是,因为考察的需要,第二天一早他和同伴也到了观鱼亭。由于前两天下过雨,当天天气非常好,袁国映看到蓝绿色的湖面上有很多红褐色的圆点。

  袁国映: 我想这个地方可能是湖面上有一片一片的水藻,红褐色水藻或者是浮游生物,团集在那个地方进行活动,因为它面积很大,那个一片一片的,在这样想,听见旁边拿望远镜的同班在说了,是大鱼,他说是大鱼我才想起来昨天他们跟我说起来的话,赶快望远镜拿过来一看,一片一片的红褐色的大点子,像蝌蚪一样的大点子,就是一条条鱼的鱼头。

  由于袁国映随身携带了录象机,他及时地用录下了一段当年的资料。虽然已经时隔20年,但是,从这段录象当中可以看到湖面上有很多巨大的影子。其中,有些影子还可以隐约看出鱼的形状,但是,并不十分清晰。这些影子会不会是一些小鱼聚集而成的呢?

  一些小型鱼类喜欢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影子吓唬捕食者,让捕食者误以为它看到的是一个大家伙,从而放弃捕食。但是,这些鱼群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能长久维持。一般持续几分钟就散了。而袁国映他们却在山上观测了三个小时之久,这些影子一直存在。并且,通过望远镜袁国映看到了更清晰的细节。

  袁国映: 赶快望远镜拿过来一看,一片一片的红褐色的大点子,像蝌蚪一样的大点子,就是一条条鱼的鱼头,那显然是一条一条的鱼不是什么一群鱼。眼睛很大,嘴也很大,嘴在呼哧呼哧在一张一合的呼吸空气,基本上就停在原来的水面上,不怎么游动,在呼吸空气,周围一圈圈的波纹,一圈圈的圆环波纹,一圈圈的,非常明显。在望远镜里可以看到鱼的眼睛和呼吸的腮。

  在袁国映他们到达喀纳斯之前,这里已经持续很多天的阴雨天气,袁国映认为是低气压造成了湖水里面缺氧,所以,这些大鱼都浮到水面。从袁国映拍摄的录像中可以看出,这些巨大的影子都浮在水面上几乎一动不动,很像是大鱼在吞咽表层水以获得水面的氧气。而且,袁国映认为,能够观测到的只有大鱼身体的三分之一。

  袁国映: 当时因为那个湖水虽然说是清,但是并不是十分清,一般解决水下面以后就看到鱼头,鱼的上半截有一点,再深一点的地方就看不到了,所以它在水面上就像一个蝌蚪一样,就是个鱼头,鱼样的鱼头,然后是脊背然后下面就看不到了。它尾部一般基本上看不到。

  这是徐金发拍摄的照片,如果,我们把这条鱼隐身在水下的部分也勾勒完整,我们会发现,这条鱼的大小几乎等同于岸边的大树。而这些大树的长度一般都在15到25米之间。这条鱼的长度令人匪夷所思,远远超出地球上人类已知的任何一种淡水鱼类的长度。它的大小几乎可以和世界上最大的生物鲸鱼相媲美,如果这是真实的,在喀纳斯发现的大鱼绝对称得上是世界淡水鱼之最。

  惊人的发现使得考察队员们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捕捉一只大红鱼,以证明自己看到的是真实的。他们连夜下山,在县城的一个铁匠铺打制一个巨型鱼钩。他们用一整只羊腿做诱饵,然后,用一根2米85长的圆木作鱼漂,尼龙绳做鱼线。因为他们曾经看到过巨型的大鱼,所以当队员划船把羊腿投放到湖水中间时,心里面也是充满恐惧,如果,那个大鱼攻击他们可能就像人吃面条一样容易。好在没有发生意外。队员们把绳子的另一头栓在了一棵树干上。然后开始等待。

  徐金发:看这个鱼 好长时间它不过来,有条鱼过来了 我们好高兴,但是就不上钩,慢慢地从浮标旁边擦肩过去了,横过来了 这下有个比较了,刚才我讲了,我们这个浮标的长度是两米八五,横过来 这条鱼的长度呢,大概是它的三倍还多,三三得九,所以我们想十米开外。

  虽然有鱼游过来,而且,有的个体非常大,但这些鱼很狡猾并不咬钩。队员们又抓了一只野鸭子,把野鸭子当诱饵。但是,仍然一无所获。

  虽然没有捕捉到水怪,但是,专家们一致认为它肯定是一种鱼类。根据人们对喀纳斯水下鱼类的考察,除去食草的小型鱼类,对几种食肉性鱼类的比较和研究后,人们都倾向于哲罗鲑。

  袁国映: 在喀纳斯湖里面,咱们调查,八类鱼类里面,只有两种最是凶猛的鱼类,一种这落归还有一种江鳕,江鳕长不了很大,它就一米多,最大的,但是这落归可以长到很大。

  哲罗鲑性情凶猛,行为诡异,肚皮是白色,身上有红色的斑点,这些红色的斑点在成年以后会比较明显。这也正好符合目击者看到的水怪的颜色。

  主持人:

  如果说真有长度达到10米以上的哲罗鲑,那么管理局的干部赛力克和游艇驾驶员仝保明目击到的像白色游艇的东西很可能就是哲罗鲑在追逐翻滚时露出的腹部,而当赛力克靠近一些时看到的黑色的鸭子形状的东西应该是哲罗鲑的背鳍,至于他接着看到的叉子状的东西则是巨型哲罗鲑的尾巴。但是,如果认为水怪就是哲罗鲑,有一个重要问题不能解释,为什么过去人们捕捉到的哲罗鲑最大记录却只有2米多一点呢?

  虽然考察队一时还感到疑惑,不过,向礼陔还是写了一篇论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且提出他们发现的哲罗鲑最大的长度在10几米。论文一发表立刻引起轰动。

  徐金发: 报纸登了以后,轰动了学术界,国内外都轰动了,好多国外的机构 个人,要求来摄影 要求来录像,要求来捕捞 要求来考察,要求来合作开发。

  在众多感到震惊的人中,就有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的任慕莲。他长期从事水产资源的调查,哲罗鲑也曾经是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他对哲罗鲑能够达到10米的长度表示了强烈的质疑。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研究员 任慕莲: 任何一种生物,它都有它的生长规律和生长特点,没有一种生物,它可以能够无限制地生长,那是不可能的,只能环境好了,它的生长速度快了,它能够超群的,这种现象是有的,它饵料丰富,同样是一点五米的鱼,它可能长大一点,水瘦的地方 饵料不丰富的地方,它小一点 但是在每一个水域,它都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而且,任慕莲根据鱼类生长的特定公式进行推算后认为,喀纳斯湖的子路鱼最大的体长是三米七三,体重是五百零六千克。

  任慕莲: 这个公式那不是某一个人专用的,而是在生物界广泛用的这个公式。所以你要搞研究,拿我们的鱼类来说,研究鱼类生长的从理论上的一个值都是用这种公式来推断。体长与体重的关系我们都是用这种公式来推的。

  看来,在喀纳斯发现的长度达到10米以上的哲罗鲑已经严重超出科学家们的经验范畴。任慕莲决定要去进行一次考察,他计划捕捞到哲罗鲑,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然而,这将是一个艰巨的挑战,他能成功吗?

  主持人:

  最初,喀纳斯水怪的目击者主要是游客和喀纳斯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人们猜测是他们为了招揽游客共同维护的谎言,但是后来,一些专门研究动物的专家也成为了目击者,并且拍摄了很多照片和录像,共同维护的谎言的说法就很难成立了。而且,专家们认定所谓的水怪就是巨型哲罗鲑,但是,一些新的问题又变得无法解释。过去捕捉到的哲罗鲑最大的也只有两米多点,而且鱼类学家用公式推算后认为这种鱼最大不会超过四米,而在喀纳斯发现的大鱼长度却达到15米,相当于鲸鱼的长度。我们知道鲸鱼生活在大海里面,那里有复杂的生物系统和广阔的食物来源,而喀纳斯的长度只有24公里,最宽的地方3公里,最窄的地方是1公里,和大海相比九牛一毛都不到,实在太小了,它怎么能养活上百头那么大的鱼呢?这些大鱼是如何生存的呢?明天请继续收看中国水怪调查。

主持人:

  您好,欢迎收看走近科学。1985年的夏天,由新疆大学和新疆环境研究所组织的两支科学考察队分别观测到传闻中的喀纳斯水怪,而且这些专家们一致认为喀纳斯水怪就是哲罗

 

鲑。看起来喀纳斯水怪之迷已经破解了,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过去人们捕捉到的哲罗鲑最大的也只有两米多一点,而专家们观测到的喀纳斯的哲罗鲑长度却达到15米左右,为什么差别会这么大呢?而且如果这是真的,这种鱼又是如何生存在这个狭小的湖泊里的呢?吃什么,如何繁殖呢?喀纳斯水怪从一个迷团又走向了另一个迷团。

  2005年6月7日,一名游客在喀纳斯拍摄到了两个不明物体,一前一后在水面下潜行,据目击者称,这两个不明物体每个长度都在10米以上。其实早在20年前,已经有两个考察队来到喀纳斯湖,发现并认定喀纳斯水怪就是巨型的哲罗鲑。两个考察队分别拍摄到大量照片和录像资料。从这些图像资料上可以看出这种巨型鱼的长度在15米左右,头部相当于大树的树冠,也有人说和212吉普车差不多大。

  考察队领队向礼陔写了一篇论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且提出了一个保守的数据,说他们发现的哲罗鲑的长度在10米左右。论文一经发表立刻在国内外引起轰动。在众多感到震惊的人中,就有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的任慕莲。他长期从事水产资源的调查,哲罗鲑也曾经是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他对哲罗鲑能够达到10米的长度表示了强烈的质疑。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研究员 任慕莲: 任何一种生物,它不能无限制地长,没有限度地长,像人一样的,我让你荷尔蒙比较多了,至两米多、两米四五,大概是顶多了,拿中国人来说,在解放前,那时中国人体高一米六 那就可以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一米七,他不可能都长到两米多的,同样直接都长到两米多,他不可能这样的情况,都有一定的规律,鱼类也是这样的。

  记者在任慕莲工作的研究所看到了人工养殖的哲罗鲑,哲罗鲑的食量哲罗鲑的食量非常大,38条的种鱼每年要吃掉8000千克的小鲫鱼。虽然已经饲养了5年,这些哲罗鲑最大的也只有一米长。但是,哲罗鲑的寿命可以达到83岁,会不会在83年的时间里张成巨大的个体呢?

  任慕莲: 任何一种鱼,我现在范围说的小一点,实际上也可以说任何一种生物,它的生长长度它是一个抛物线的,它的重量它是一个S型的,都是两头生长比较慢,中间比较快,生长到什么时候呢,它生长就比较缓慢了,马上不像原来了,就是三十多年的时候,三十年的时候开始,它生长就慢了任何一种生物的生长长度是一个抛物线。

  而且,任慕莲根据鱼类生长的特定公式进行推算后认为,喀纳斯湖的子路鱼最大的体长三米七三,体重五百零六千克。看来,在喀纳斯发现的长度达到10米以上的哲罗鲑已经严重超过了科学家们的经验范畴。任慕莲决定要到喀纳斯进行一次科学考察。

  任慕莲: 哲罗鱼在世界上面,有五种哲罗鱼,分布比较多的 数量比较多的就是咱们这种哲罗鱼,就是在喀纳斯湖和黑龙江省的那种哲罗鱼。有的叫塔门哲罗鱼。这种哲罗鱼数量比较多,分布面比较广。但是从来没有发现,好像有十多米长的,所以说我们凭着这个,到底要去看一看,通过我们实际调查,把它摸清一下。

  1988年7月12日,任慕莲带着所有装备,包括橡皮艇和四张大网来到了喀纳斯湖,但是,天公似乎并不做美,他们遇到了连雨天。

  任慕莲: 哲罗鲑出现,必须是晴天,而且在中午的十一点,到一点钟之间,你这知道时间在山上基本上都能发现都能看到,所以那年是运气不佳,连阴天。

  他们一直等到7月25日,天空中的阴云才开始慢慢散去,任慕莲带领考察队的同伴开始了他们的捕捞计划。他们把喀纳斯湖分成六段,逐个的进行捕捞。喀纳斯湖有188米深,队员们首先布置了底网,从湖水的底部开始捕捞,但是,他们一条鱼也没捞到。

  任慕莲: 188米下面是不可能有鱼的。应当就是中上层,中上层,因为这是它因为口形上面也可以看出来,基本这条鱼的口形是下颚略高于上颚,就是它在表面他吃鱼吃上面的鱼的

  根据哲罗鲑捕食上层食物的特点,考察队重新把捕捞的深度确定在60米深度以上,这回他们终于有所收获。然而,让考察队失望的是,他们捕捞到的哲罗鲑都非常小。

  任慕莲: 我们六天里面基本捕到每天都有十尾,一共捕到五十九条鱼。最大的一条鱼就是七十多公分,我们的七十多公分不连,不连尾巴,重量是四千五百克。是最大的,其他的鱼,都比较小。

  哲罗鲑生性诡异,会不会那些大一些的哲罗鲑都躲开了鱼网呢?

  任慕莲:实际上它多网,一天白天好躲网,因为晚上它就不太好躲网了,相反的这条鱼在上浮的时候大部分是在天气晴的时候,所以白天好像效果好一点的,所以我们下网都是第一天,就去下了,第二天再去取网去。

  在捕捞哲罗鲑的同时,考察队也做了观测的准备。他们把二十根的四米长的白色木杆子,放在这个观鱼亭下面的湖水里,因为哲罗鲑的目击事件主要在这一区域。他们曾经观测到一条大鱼的影子从木杆旁游过。

  任慕莲: 那上面已经沸腾了那时候信息已经告诉我,我还在地下的,布置这个下王都是我们自个儿去下的,后来告诉我有我赶紧赶到山上,的确是这样的情况,有一条鱼老在边儿上活动。木干在跟前,我们一看,这条鱼是超不过的四米。

  在两个月的考察时间里他们捕捞到的最大的哲罗鲑只有70厘米,观测到的最大的哲罗鲑是四米,印证了任慕莲此前的推算结果。但是,为什么能够观测到四米长的大鱼,而捕捞到的却只有70厘米呢?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捕捞这种手段的局限性,而观测又受时间和天气以及很多未知因素的影响,所以,仍然不能排除有巨型哲罗鲑没有被发现的可能。

  1988年的考察总共进行了两个月,任慕莲他们的结论是这里的哲罗鲑的长度不会超过四米。有趣的是在这次考察之后,水怪的目击事件也逐渐冷淡下来。不过,这也有可能是旅游开发造成的。在曾经多次观测到水怪的水域,真个夏季游艇都在不停的来往穿梭,极有可能影响到水下生物的正常活动。

  2004年的9月27日,这一天,天空中阴云密布,湖面上阴风四起。赛力克和仝宝明两个人驾船到湖头执行任务。当他们行进到二道湾时,湖面上的风声更加紧迫,两岸上的丛林里也传来阵阵野兽的怒吼。

  赛力克他们马上掉转船头沿着岸边回到了码头,惊魂未定的他们这时才发现,脚下的大地也在颤动。

  喀纳斯环境与旅游管理局干部 赛力克: 因为我们当时走到码头的时候,根本就走不动,摇摇晃晃的,然后在我们到湖边上,人家都说地震了地震了。

  据我国地震台网的监测,在中俄边境的交界处发生了里氏七点九级的大地震。会不会是地震使得那个久未露面的怪物又重新出现了呢?据赛力克描述,那个怪物呈椭圆型,而且在没有完全离开水面的情况下,它的高度就已经达到10米以上。

  时隔不到两年,2005年6月7日,一群来自北京的游客在喀纳斯湖面上乘船游览,当船行进到三道湾附近时,离船200多米远的水面上突然激起1米多高,20多米长的浪花。突然出现的浪花还快速的向湖心方向涌动。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师 李筱陵: 其实浪就是在岸边,它是从岸边往湖心游嘛,当时在岸边卷了这个浪,一大条很长的一条白浪,而且卷的也挺高的当时看见。

  紧接着人们发现,原本连在一起的不明物体变成了两个,一前一后。这些都被李筱陵用录像机拍摄到了。

  李筱陵: 当我把那个摄相机打开之后我从镜头里看的时候,因为你把它弄的很近的时候,这个时候看的就比肉眼看的要清楚一些实际上。我感觉就是一条很大很大的鱼,也能看到那个“鱼鳍”露出来,在一波一波的往前游。

  让我们把李筱陵拍到的这段录像放慢一些,我们可以看出在水面下确实有一个巨大的影子。通过反复播放隐约能够看出水下的阴影是一个整体。有的画面还能清晰地看出露出水面的三角形的像背鳍的东西。

  李筱陵: 回来时候,我用摄像机做了一个参照,比如200多米远的地方,那个东西在我的取景框里有多长,我来衡量了一下,大的有十几米。可是我们那时候的感觉就是觉得很大,大家都觉得十几,二十米长。

  如果这个影子真的是哲罗鲑,而且长度也能达到在10 到20米之间,那么,它的重量将会是非常惊人的,远远超出以前人们做出的各种猜测。

  任慕莲: 十五米长的鱼,是一千公斤,那是完全不符合。两吨到三吨也不符合,我们按照生长的这个体重和体长的关系来推断,十五米的鱼,就有三十二吨,这完全可以像在海洋里的鲸鱼,哺乳动物的鲸鱼十多米长,都是二三十吨的,三十多吨的,那鱼类也是一样的。

  重要的是,做为一个生命体最基本的特征,无论是大是小,都要有新陈代谢。哲罗鲑是一种肉食性的鱼类,如果喀纳斯的哲罗鲑能够变异达到10米以上的长度,那么它们吃什么呢?

  早在1988年,任募莲就对喀纳斯湖水中的生物含量进行过调查,发现这里最高水温只有16慑氏度,属于冷水湖泊。因此,湖水中的生物量并不丰富。

  任慕莲: 它的生物量上来看的话,一升里面都是零点几毫克升,植物也是零点几毫克升,动物也是几毫克升,这是一个 另外一个化学元素,它也是相当低的。所以它这个水属于贫中营养型的湖泊。

  虽然,喀纳斯湖水中的营养并不多,但是,这里却保持着很好的原始状态,另外,喀纳斯湖是吞吐湖,上游有两条河流持续不断汇入喀纳斯湖,养分虽然少,却是持续不断的供应。加上冷水鱼类对食物的需求本身就少,因此,这里生存着大量的小型鱼类。

  新疆环境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袁国映: 我们在80年考察的时候就看到,那个湖边在夏天的时候,黑压压的几万只的小阈挤到一块,挤到一起,用脸盆就可以舀上很多。说明它的地层的食物链,能长成大鱼的底层的食物链是存在的。

  虽然湖水中小鱼的数量很多,但是,巨型的哲罗鲑是不可能以这些小鱼为食物的。对此,袁国映的解释是同类相残。

  袁国映: 大的这落归必须要吃比它小一点的这落归,它才能生存,因为太小的不够他塞牙缝,不够他一年足够的食物,它就是大的鱼吃比它小一点的鱼,它吃一条就可以维持很长时间。

  袁国映的猜测那些十米以上的大鱼完全可以捕食四米左右的大鱼,从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用进食。很多人也曾经看到过在剖开的哲罗鲑的肚子里有它的同类。然而,任慕莲1988年在喀纳斯捕捉到的59条哲罗鲑的肚子里面没有发现一条是被它吞下去的同类。这又如何解释呢?

  任慕莲: 为什么它们那个喀那斯湖有的能提出这个来呢,它因为有时候它把这个下红鱼当成大红鱼了,小红鱼和大红鱼你一般不是专业人员及不是渔民来说,一般是不太好分,它们就是解剖了一条鱼就是一个红鱼在里面,当时我们也看到这个标本,很可能是小红鱼,是小红鱼的例子是有的。因为小红鱼它的生长速度要远远低于着落鱼,它的个体大小也没有像着落鱼这么大。而且生活上面它有的时候还相互在一起,就是它很可能是吃它的。

  在自然界中,同类相残一般都是处于一种极端的情况下发生的,会不会喀纳斯也正是这样的情况呢?由于湖水里的同类太多而食物来源又严重缺乏,哲罗鲑不得已而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假设这种情况成立,哲罗鲑通过吞食同类而生长成巨大的个体,那么,这些巨型的哲罗鲑是如何繁殖的呢?正常情况下,哲罗鲑必须要洄游到湖水上游的浅水中才能繁殖,而喀纳斯上游的河水都是急流浅滩,那些十米以上的大鱼是无论如何也难以通过的。对此,有人解释这些大鱼已经变异放弃了繁殖,不再回游,终生囚禁在大湖之中,然而,这却是违背了哲罗鲑的天性的。

  任慕莲: 这种鱼就是是不是没有繁殖力完全退化了,这部可能的,它就繁殖率降低了,它还要必须去繁殖。

  鱼类之所以需要洄游是主要因为在河流里面氧气充足,有利于鱼卵的孵化,而喀纳斯湖正好具备含氧量充足这个特点,会不会有些鱼不需要洄游也能繁殖呢?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一方面是来自目击者大量的证据,一方面是来自鱼类研究专家的强烈质疑,究竟谁更接近真实呢?因为迄今为止人们也没能捕捉到巨型哲罗鲑的一个活体或者发现一具尸体,所以,这个水怪是否真的就是哲罗鲑,还很难下结论,而且,即便水怪就是哲罗鲑,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哲罗鲑发生变异的呢?在喀纳斯幽深的湖底究竟还隐藏着多少秘密呢?

  主持人:

  这些年来虽然科学家对于喀纳斯湖,进行过多次的考察,但是距离我们现在最近的一次考察也是17年前发生的事情。17年前我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手段相对于今天而言还是有些简陋,所以肯定会对我们的考察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们能够拥有足够先进的仪器对喀纳斯湖进行仔细的科学考察之后,我们找到了这种传说中的很大的哲罗鲑的话,那么一切的谜底都自然而然地就被解开了。当然对于当地作为一个旅游景点来说,人们还是希望能够把这份秘密保留得更加长久一点,在喀纳斯这个狭窄的水域当中,应该不会有任何怪物的存在,那么所谓的水怪呢,正是因为人们对生物的不了解,对自然现象的不了解,所以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恐惧或者是好奇心理。好,感谢大家收看,今天的《走近科学》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上一篇:重庆开县的僵尸男孩贪婪地舔血

下一篇:830广州岑村ufo事件真伪难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