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奇!红色琵琶鱼竟会行走
琵琶鱼又名电光鱼,被人称为“垂钓者”,是一种长相怪异得红色鱼,而且它还能依靠鱼鳍在水中“行走”。是一种非常神奇的鱼类。
我们知道海洋中有位“垂钓者”琵琶鱼,学名 ,又称“电光鱼”,是一种形状怪异的鱼类。这种鱼的雌鱼头部吻上通常会有一个钓竿状的结构,这个结构的尖端部分会有一个看上去像蠕虫的突起的肉质,它们通常会以此来诱捕贪食的其它鱼类。这种鱼从背面俯视,很像一把琵琶,因此得名“琵琶鱼”。
琵琶鱼还具有性别上的“二态”现象。即到了交配期,雄鱼会紧紧咬住一条雌鱼的身体,从此长期寄生在雌鱼身上,直到这两条鱼血脉相通,而且在寄生过程中,雄鱼会逐渐解体,直至完全消失。最后,雄鱼成为雌鱼所需精子的来源。
琵琶鱼为世界性鱼类,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且种类多样,其中
科就有4属25种。不过在2010年,科学家们在美国加州中部塔尼海山的一次考察行动中,发现了7条奇特的琵琶鱼,其“奇特”之处在于,它们不仅可以“行走”,还会在生长过程中改变颜色。
美国蒙特利海湾海洋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伦尼·伦德森表示,科学家们对这种名为“Chaunacops coloratus”的 鱼新品种的首次正式记载是在2002年。当时是在蒙特利海湾西南方向的一座海底死火山附近发现了一条这一品种的 鱼。伦德森与同伴对2010年再次发现的7条同一品种的 鱼展开考察研究,并在《深海研究》杂志上发表了研究论文,描述这种罕见鱼类在自然栖息地中的状态,文中称:“所有体型较大的这种鱼的个体都呈红色,体型较小的个体则倾向于呈现蓝色。因此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在生长过程中改变颜色的行为,从偏蓝色的幼苗向偏红色的成年个体发生转变。……而且这种鱼似乎可以通过灵活使用它们的胸鳍和腹鳍,在海床上‘行走’。”科学家们认为,就短距离移动而言,它们的“行走”要比游动更有效率,并且移动过程中还会搅动周围水体,从而吓跑附近的猎物。
这种鱼头部前方也有一小片悬挂着的肉质体,用来吸引“猎物”。通过深潜器考察,研究人员们还观察到了这种鱼能将它们的“钓鱼诱饵”藏进长在两眼之间位置的一个特殊孔洞中。除此之外,伦德森和同事们还怀疑这种鱼也会通过在黑暗的洋底发出亮光的方法来吸引猎物,但是这一点目前还尚未得到证实。
上一篇:流苏琵琶鱼:鱼类中的伪装达人
下一篇:神奇琵琶鱼:竟能在死后完成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