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网站 17016 个,网站目录分类 56 个,待审核网站 0

巴基斯坦人究竟怎么看待中国人?

来源:上网看看浏览:248次时间:2016-12-01

  大家都知道巴基斯坦是中国最铁的哥们,情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巴基斯坦究竟是怎么看待中国人的呢?下面讲述一些国人的真实待遇。

  也许你出过国,无论日本、美国,甚至韩国、欧洲,都不怎么待见咱,但你去了巴基斯坦,你会有第二故乡的感觉!

  巴基斯坦民众视中国为极其友好的国家,巴基斯坦人常说:“宁失金子,不失巴中友谊!”“巴中友谊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许多到过巴基斯坦的中国人,都会有一种当明星的感觉,因为令人赏心悦目的不只是巴基斯坦的湖光山色、名胜古迹等,更有巴基斯坦特有的旅游资源——中巴友谊。

  作为一个拥有多种地形地貌、地处交通要冲、历史积淀厚重的国度,巴基斯坦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这个国家有许多名山大川,在历史长河中流淌过的多元文明、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遗址、遗迹等也比比皆是。不过最独一无二的是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友谊,在这里,中国人都会被当地人的热情感染,被他们的温情打动。
 
  喀喇昆仑公路又叫中巴友好公路,因为它是一条由无数个中巴友好事例铺就的公路。当年为了修建这条公路,曾有上百位中国人为此献出了生命,其中只有少数人的遗体被运回中国。在吉尔吉特,有一座“中国援助巴基斯坦建设公路牺牲同志烈士陵园”,共有80多位中国烈士长眠于此。园内花艳草碧,青松挺拔。陵园看护者是当地农民,数十年来,每天看护清扫,照料园内的树木花草,时常还要接待到此祭访的各方人士。

巴基斯坦

  在巴基斯坦各地,当地人常常会主动问候中国人,希望与其握手、合影和交谈,或是请喝茶,或是表达自己对中国的友好之情。当地一些商贩往往愿意以“友好价格”向中国人出售自己的货物。甚至一些正在执勤的交通警察,在看到载有中国人的车子经停时,也会尽量从速放行。

 很久以前,有位伊斯兰教先知曾经说过:“如果要开拓眼界的话,就去中国吧。”这句话在巴基斯坦流传甚广。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很多巴基斯坦人在中国生活工作,用亲身经历感受着中国的变化。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泽米尔·阿万早在1980年就与中国结缘。那时,18岁的泽米尔在北京完成了一年的汉语学习后在上海攻读了学士和硕士学位。1987年回国后,泽米尔曾短期来华,直至2010年到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工作,才将他又唤回了魂牵梦萦的中国,让他感受到了中国的巨变。

  泽米尔·阿万介绍:“我刚来中国的时候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开端,那时的中国社会还是很保守的。人们的社会交往不多,也不愿意跟外国人打交道。当时的中国人对外面世界知之甚少,把社会和国家责任放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人们的衣着、挎包和发型基本都一样。那时候买东西都要凭票,粮票、肉票、油票,东西总是供不应求。三十年前我刚来中国的时候,大家一见面就问‘吃了吗?’,而不是像我们那样说‘你好!’那时候吃饱饭是头等大事。”

上一篇:环卫工省吃俭用救助受伤白狐

下一篇:巴基斯坦当前政局再次动荡